第442章 可以去調戲它(第2/4頁)

無論是地理還是距離,科隆群島都算不上最佳選擇,但問題是巴拿馬太平洋出口位置也只有那裏適合停泊噸位較大的軍艦。當然,還另一個辦法,那就是駐軍哥倫比亞,但現在去駐軍南美大陸,無疑就是挑戰世界了。

所以還是必須以海外孤島為主,一來不會引起南美強烈的反應,二來各國也不可能為了一個除了烏龜和巨蜥什麽都沒有的島來和自己拼命。

只要拿下科隆群島,美國垂涎已久的巴拿馬運河即便是建好後,也直接被廢掉了一半,一千海裏的距離意味著只要在那裏駐紮上幾艘驅逐艦,都有機會封鎖狹窄的運河出海口,迫使這條海峽癱瘓。

當然,直接去搶不可能,因為那是侵略了,會引起公憤。

李默凝視著地圖半天,等到轉身後才發現趙龍和陳平已經來了,笑問道:“怎麽樣?西伯利亞的冬天不好受吧?”

“是有些困難,尤其是12月至3月這段時間,基本上連出門都不行,這次犧牲的戰士中,差不多一半都是在那個時期發病和被凍死的。”想到西伯利亞的嚴寒,尤其是那段時間死去的戰士,趙龍也不禁唏噓。

“馬上又要冬天了,那邊估計已經下雪了吧?”

“嗯,回來的時候下了第一場雪,不過這次我們已經有了準備,而且從北京經吉林連接西伯利亞鐵路已經全部修好,除了中間還需要換車皮外,補給倒也方便了很多。”趙龍主動走到地圖前,指著安加爾斯克說道:“目前我們在安加爾斯克、伊爾庫茨克、米努辛斯克和下烏丁斯克分別有兩個團駐守,都在鐵路的補給範圍內,此外陸戰隊在安海(原勘察加半島上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港派駐了兩個營。”

“目前新劃分的十個西伯利亞省內的俄國人目前基本都被驅逐幹凈,主力部隊都已經撤回來越冬了,預備役師也準備在年前解散。”

李默點點頭,驅逐了近兩百萬俄國人,又把東中西伯利亞劃分為十個省後,那裏就成了新華內陸最大的原始空白地區,加上移民還沒有前往,連政府構架都沒搭建起來,根本不需要駐軍,所以轉頭問陳平道:“駐守部隊給養和運輸一定要保障好,可不能再出現去年的情況,而且要利用好俄國那幾十萬俘虜,爭取早點把西伯利亞鐵路改成我們的軌制,這樣就不需要來回換車那麽麻煩了。”

“皇上放心,俄國俘虜目前已經被打散,由撤回來的三個師一邊看押一邊監工,最多等到後年上半年鐵軌就能完全改好。”

“堪察加半島那邊海軍正在趁著冰封前加緊搶運,目前已經在那裏囤積了三十萬噸煤,糧食藥品的儲備最晚月底就能完成,而且通訊站也建好了,十天前進行了首次無線電聯絡,我們還在那裏安裝了傳真機便於聯系。”

聽到已經做足了準備,李默也放心了不少。

北方的威脅基本已經消除,這個冬天對俄國來說將格外寒冷,所以別說是騷擾了,要是自己把那三十幾萬已經得知了尼古拉二世不要他們的士兵發還槍送回去,估計尼古拉二世都要哭了,因為俄國國內的暴亂還在持續,雖然各國都提供了大量的貸款和武器支持,但俄國已經糜爛,再多的錢砸下去也是個無底洞,除非他真的願意放棄權利,可偏偏這位沙皇是個“君權天授”的信仰者,這根本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以從此刻開始,將是新華最好的發展時期,經過幾年的努力,國內經濟的基本構架已經完成,隨著鐵路線與日前正式鋪設進入了湖南和浙江兩省,繁忙的江南水道第一次和中原大地連接了起來,內地甚至西伯利亞的特產都可以沿著鐵路線迅速發往東南海,沿海繁華之地的商品也可以迅速北上進入中原和東北。

從席卷了北方大地後開始,鐵道部就在幾百萬建設兵團的努力下,如颶風般從神州大地各處席卷而過,鐵軌在延長,道路在修建,整個國家都在這種熱潮下突飛猛進。

這就是交通建設帶來的好處,當幾億人口不再受限於交通,不在相隔百裏卻老死不相往來後,各地的資源特產就能流動起來。

就如同當年美國開發西部那樣,如果不是西部的蓬勃發展將大量資源帶到東部,或許美國也沒今天那麽讓人頭疼,當商品交易量開始越來越大,國家的稅收也會水漲船高,從1898年10月1日建國時年八千萬藍幣的國家財政收入,到去年底財政部正式統計數字是二十五億藍幣,七年裏幾乎是在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在增長,其中四成是橡膠,白糖、煙葉、生絲等等原材料出口獲得,兩成是農業,剩下的全都是工商業帶來的。

清政府時期並不是沒錢,而是遏制工商業後商品得不到流通,加上工業幾乎等於零,全都指望著地裏刨食,所以明清時期幾百年的累計導致了這個國家大量的財富化為白銀沉澱在了民間,也就是說變成了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