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我只想要那艘戰艦(第3/3頁)

何況最新的裝甲合金和炮鋼技術,使得自己很快就能突破大口徑艦炮材料無法過關的這個壁壘,兩艘新戰列艦的訂單終於可以立即執行。

除了這個最重要的技術交換協議外,雙方還達成了海軍舉行每年例行軍事演習,緊急時刻可以使用對方港口避難等一系列協議,而最讓李默高興的是,唐紹儀這個家夥,還硬生生的利用中華艦,從德國口中弄到了十年培訓三萬高級技工,並且提供五千個公費留學名額的機會。

當然,李默也必須接受了第二批五十位德國海軍實習生。

1900年6月29日,李默抵達德國訪問的第八天,中德友好協議終於達成,當這份協議公布於眾後,很多人都松了口氣,雖然協議中有很多軍事合作的內容,但最終德國還是保持了歐洲白人至上的原則。

最提心吊膽的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大大的松了口氣,他最害怕的就是德國和李默攜手,從歐亞同時遏制俄國,現在終於可以放心了。

但高興還沒多久,德國得到那艘戰列艦的消息就緊接著讓他頭疼起來,因為那艘戰列艦的出現,意味著他花了幾年時間,正在源源不斷下水的艦隊已經全部過時,數億法郎的貸款面臨化作廢鐵的尷尬。

最讓他抓狂的是,德國雖然得到了技術,但第一艘該型戰列艦也要等到兩年後才服役,即便威廉二世願意給自己,也肯定要等他玩膩了才肯能,而奧斯曼的哈米德二世也要兩年後才能得到那艘訂購的戰列艦,而他也不可能把戰列艦給自己參考。

“那該如何得到新技術呢?”尼古拉二世真的失眠了。

除了尼古拉二世外,英國也有些頭大,雖說早就預料到了李默會把技術出售給德國,給英國制造麻煩,但當這些真的來臨時,還是讓英國感覺有些憤怒和無奈。

萬幸的是威廉二世沒有和李默結盟,要不然誰也不知道世界會被這兩個家夥鬧成什麽樣子,而遲遲無法突破大幅減小火炮後座力技術,也讓費舍爾為首的海軍部軍官們苦惱不已。

眼看著李默和德國達成協議,再有兩天那艘戰列艦就將在威廉港交付,索爾茲伯裏首相只得首次在議會下院演講時向新華拋去了橄欖枝,表示願意主動緩解目前的新華東南緊張局勢。

而此時李默卻已經悄然抵達了訪問德國的最後一站威廉港,來參加讓德國海軍期盼已久的交接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