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真諷刺(第2/2頁)

“發生這種事真令人遺憾,很明顯,誰在這件事上得利最大,那麽誰就是兇手。”斯坦利不是亂說,斯坦利是要把水攪渾。

約翰尼身亡,肯定會影響到斯坦利競選總理,那麽按照“誰得利最多,誰嫌疑最大”的原則倒推,斯坦利的競爭對手詹姆斯·斯卡林毫無疑問嫌疑最大。

在沒有證據的前提下,約翰尼身亡確實有可能只是一個意外,但既然這會對斯坦利的競選造成影響,那麽斯坦利就要把水攪渾,死了貧道也不能跑了道友,要受影響,那麽就大夥一起來吧。

“冷靜點啊——”亨利面帶擔憂的提醒斯坦利。

身為澳大利亞名義上的國家元首,保證澳大利亞的穩定是亨利這個總督的責任,在競選即將開始的關口發生這档子事,實在是讓人意外,亨利似乎聞到了風暴的氣息。

“對不起,亨利,現在我無法冷靜,這肯定是詹姆斯幹的,這個狗·娘養的婊子,我一定要他付出代價!”斯坦利已經怒火中燒,現在只想拿著家裏的雙管獵·槍沖到詹姆斯家裏去。

“越是危險的時候,越是要冷靜,憤怒並不能幫助你解決問題,反而會讓你做出錯誤的判斷。”亨利盡可能勸阻斯坦利。

“好吧,我會盡量克制,不過如果讓我找到證據,我一定會讓詹姆斯這個狗娘養的好看。”斯坦利做了個深呼吸,給亨利一個不太靠譜的保證。

亨利也只能是盡人事知天命,面帶憂色的看著斯坦利離開。

幾乎是在斯坦利得知約翰尼·蔡爾德意外身亡這個消息的同時,比利·休斯也知道了事態的最新進展。

身為澳大利亞總理,比利·休斯最近實在很煩。

比利·休斯出生於英國倫敦,自小在威爾士長大,今年已經62歲。

世界大戰剛開始的1915年,比利·休斯開始擔任澳大利亞總理。

世界大戰期間,比利·休斯領導下的澳大利亞全力以赴幫助宗主國,參與程度全情投入,比利·休斯甚至把整個澳大利亞人口的二十分之一送到歐洲參戰,這差不多是澳大利亞所有的成年男性,在給予英國巨大幫助的同時,也為“澳新軍團”贏得了巨大的榮譽。

但榮譽是不能當飯吃的,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人甚至到現在還沒有支付澳大利亞傷殘軍人的撫恤金,這讓所有的澳大利亞人既委屈又痛心。

澳大利亞人為了幫助英國獲勝付出了巨大代價,500萬澳大利亞人,世界大戰中有416809人應征入伍,其中的33萬人被送到歐洲參戰,整個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軍隊陣亡人數為59342人,受傷人數為152171人,傷亡合計是出發人數的64.98%。

澳大利亞對英國的貢獻是如此之大,所以當英國人甚至連撫恤金都不肯支付的時候,可以理解澳大利亞人該有多麽的傷心。

或許也正是因為澳大利亞傷亡慘重,所以英國人才不會重視澳大利亞,因為澳大利亞幾乎已經喪失了所有的有生力量,如果再來一次世界大戰,澳大利亞無法再給予英國如此強大的支持。

真不公平。

比利·休斯縱然是這種前提下,也沒有要求獲得獨立地位,只是要求澳大利亞人自治,這已經是比利·休斯在權利範圍內的最大努力。

也正是因為比利·休斯對英國的忠誠,所以在今年的選舉中,雖然比利·休斯提出繼續參與競選,但在所有的候選人中,比利·休斯的支持率是最低的。

平心而論,比利·休斯做的不錯,不管換誰來,哪怕是秦致遠親自來,也不一定能保證澳大利亞的和平穩定。

世界大戰時期,為了保證安全與穩定,澳大利亞政府頒布了《戒嚴法》。

《戒嚴法》主要有兩項內容:一是新聞和出版物的檢查;二是對在澳大利亞的敵國僑民,主要是德國僑民的防範措施。戰爭一開始,倫敦方面就要求澳大利亞把敵國僑民集中起來,1914年10月又提出拘禁敵國僑民的要求。

澳大利亞的德國僑民較多,爆發戰爭時,澳大利亞境內的德國僑民有3.6萬人,雖然面臨很多困難,但為了防止敵國僑民滋事生非,澳大利亞政府還是毅然決然地采取了這一強硬的防範政策。

這個政策時好時壞先不說,禁止德國僑民參戰,這也變相的保護了德國僑民,整個世界大戰期間,澳大利亞人為了保衛英國和德國人打得你死我活,集中營裏的德國僑民反而被養的白白胖胖。

到世界大戰結束的時候,澳大利亞人在正面戰場上傷亡慘重,集中營裏的德國僑民卻因為連續多年的生育高峰,人口增加到五萬人。

真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