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要錢還是要島(第3/3頁)

“所以還是現實點,讓荷蘭賠華人四五千萬明洋,我們拿到一億明洋,拿到泗水、棉蘭、坤甸三處軍港和駐軍權,拿到帕齊亞島80%石油、60%橡膠的權益,再引渡總督回去,這樣比較劃算。反正我們要帕齊亞島,最大的目的就是石油而已。拿下蘇門答臘80%的石油權益,我們的石油問題也能解決。”

向小強低頭吃著海龜頭,也在點著頭,嘴裏哼哼唧唧地表示贊同。但他此刻腦子裏卻在想著一個簡單的道理:

東印度群島對荷蘭到底有多重要?

第一:

東印度群島是荷蘭在海外的最後一塊大殖民地。失去了東印度,荷蘭就會從此退出殖民帝國的行列。

第二:二戰後,荷蘭面對已經獨立了的印度尼西亞,不惜傾剛解放的國家之力,繞過半個地球,發動戰爭企圖奪回東印度群島。

第三:巴達維亞島是東印度群島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經濟中心、交通中心、統治機器中心,沒有巴達維亞島,荷蘭就統治不了東印度群島。

第四:帕齊亞島雖然面積是巴達維亞島的兩倍多,石油橡膠資源豐富,而且緊貼馬六甲海峽,但畢竟是一個相對“邊緣”多了的島嶼,不像巴達維亞島那麽不可替代。

從某種程度上說,帕齊亞島相當於中華民國的東三省,而巴達維亞島相當於中華民國的寧滬杭地區。雖然寧滬杭地區面積遠不如東三省大,在東亞的戰略位不如東三省重要,資源也不如東三省豐富,但有一條,東三省只是一塊“資源區”,而寧滬杭地區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統治中心,一旦失去,就無法正常統治國家。而東三省,這方面的重要性要低得多。

在南洋也是一樣。對荷蘭來說,失去了巴達維亞島,就等於失去了東印度群島。而失去了帕齊亞島,只是失去了帕齊亞島。

第五:最重要的一條,荷蘭在東亞已經沒有任何力量了,它現在手裏一張牌也沒有了。明軍就算要拿下整個東印度群島,也只需要再多派幾個師,從容地登上幾個大島,去占領地面、彈壓土著而已,甚至都不需要什麽戰鬥。而荷蘭只能幹看著。

其實向小強也知道,大明之所以沒這麽做,一來是不想再在南洋投入更多的精力打仗了,特別是北面有北清、東面有日本的時候。能解決石油問題,目的就達到了。

二來是擔心英美忌憚。在英美看來,東印度群島在荷蘭手裏很安全,對自己構不成什麽威脅。東印度群島再怎麽大、再怎麽富饒、戰略位置再怎麽重要,荷蘭都不可能有一天以東印度為跳板,來攻擊馬來亞、菲律賓。而大明一旦掌握了東印度群島,則完全有這個可能。那時候整個南洋的戰略局勢將會急轉直下,大明將從傳統的小紅帽角色,一躍成為大灰狼,甚至成為大老虎。

一把寶劍,掌握在小孩子手裏,和掌握在壯漢手裏,給周圍人的威脅感是截然不同的。東印度群島就是寶劍,荷蘭就是小孩子,大明就是壯漢。

一旦英美把大明當作假想敵,那就太遭了。大明的海軍抗衡日本海軍已經很吃力了,如果可能再加上英國、美國的海軍,世界第四位的海軍同時抗衡第一、二、三位的海軍……所以,絕不能出現這種情況。

所以大明政府提的條件,在向小強看來並不是那麽“絕”。其實他也知道,大明這麽做,主要是怕把巴達維亞島“砸在手裏”。回頭把荷蘭逼急了,賭氣不要巴達維亞島了(當然這在向小強看來不大可能),那大明拿著沒什麽用,而且連點錢和石油也換不到了。

向小強突然說道:

“三位大人,我有一個小把戲,可以試試荷蘭那邊到底能出多大的價碼。”

然後他壓低聲音,說了一通。三個老頭相互看看,突然都噗哧一笑,都點頭道:

“可以試試看。”

向小強擡頭看看掛鐘,說道:

“事不宜遲,既然大家都同意,我馬上叫人安排。”

說著,他拉了電鈴,叫進來自己的貼身警衛,對他如此這般吩咐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