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可卡因騎士》

就在美國的反政府武裝醜聞讓公眾一片嘩然的時候,哥倫比亞——可卡因問題的發動機——的情況也急轉直下。貝湯科總統在羅德瑞格.拉瑞被暗殺後再次實行引渡法,從那一刻起,一切都開始土崩瓦解。

對販毒分子而言,引渡所代表著比死亡還要糟糕的命運。“我們寧可躺在哥倫比亞的墳墓中,也不願呆在美國的牢房裏”,他們說。為了扭轉到美國接受生不如死的終身監禁的命運,他們采取了越來越絕望的措施:他們以為,如果暴力事件發生得足夠多的話,政府最終會意識到不值得為引渡問題付出這麽大的代價。然而,就在他們的暴力報復行為給他們贏得了一定的影響力,足同引渡法抗衡的同時,這種作法帶來的負面影響是,他們失去了公眾的同情,而且令政府更加急於把他們驅逐出境。發現自己陷入了惡性循環的怪圈後,麥德林組織從一群走私販子演變成了恐怖組織,其勢力足以危及整個國家的民主和和平。這兩大集團——一邊是毒販子,一邊是哥倫比亞政府(處於美國的強大壓力之下)——一起進入了一場消耗戰,玩起了一場令人膽戰心驚的比試膽量的遊戲,來看看誰先吃不消。最終,人人都輸掉了。

在隨後出現的爆炸和殺戮的旋渦之中,販毒集團時不時向政府投出橄欖枝,提出他們願意作出讓步,停止暴力,條件是不引渡他們到國外。在政府考慮這些提議的期間,暴力活動會平息下來。接著,提議遭到拒絕,或是集團試圖通過更進一步的暴行來強迫政府作出決定,從而迫使當局奮起反抗。接著殺戮再起。

拉瑞.博尼利亞的葬禮過後的幾個星期裏,貝湯科總統的“絕不手軟的戰爭”使得哥倫比亞成為對可卡因販子而言的一個極其危險的地方。成千上萬的毒販子遭到圍捕,被關了起來。然而,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同司法部長的死沒有任何聯系。暗殺過後,埃斯科巴和他的同夥嗅到公眾的情緒不對,便夾著尾巴逃出了哥倫比亞,最後跑到巴拿馬,置身於巴拿馬的大權在握者諾列加的保護之下。他們在巴拿馬城落下腳,很清楚地意識到必須對拉瑞的情況采取措施。集團派人捎信給哥倫比亞政府,說該是休戰的時候了,並安排與1984年五月四日在瑪瑞特飯店同貝湯科政府的兩名代表,前總統洛佩斯.麥可森和總檢察長卡洛斯.吉米內茲.吉米內茲見面。會議剛一開始,埃斯科巴就宣布說,盡管他對拉瑞.博尼利亞的死感到非常遺憾,然而這件事同他沒有關系。這句話假中有真。麥德林集團當然對暗殺事件感到遺憾;特別是奧科阿家族,他們雖然仍然拒不承認參與了暗殺行動,然而的確對埃斯科巴殺害像司法部長這樣的知名度非常高的人感到大為光火。任何稍有常識的人都會認識到,這樣做會惹出大麻煩。不過,毫無疑問,該對此負責的是埃斯科巴。最近的PBS的一次采訪中,卡洛斯.萊德的私人飛行員費爾南多.阿芮納斯透露說,藏在巴拿馬的不僅僅只有麥德林集團的領導人——對拉瑞的死負責的其他組織的許多成員也都藏在那兒。

表明自己對拉瑞暗殺事件的立場之後,麥德林集團便開始攤牌。他們開出的條件——後來寫成了長達六頁的備忘錄,以便讓貝湯科總統親閱——是,埃斯科巴和他們的人馬解散他們的販毒網絡,從而摧毀哥倫比亞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販毒能力,並將他們存在世界各地的國際銀行裏的錢轉移到哥倫比亞來,這樣每年就可以為哥倫比亞的經濟注入約二十億美元的資金。事實上,這個提議算得上是一份豐厚的賄賂。然而如果它能結束可卡因產業,那也大可以值得一試。不管怎麽說,“暴力之戰”這種始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早期的漫長的內戰狀態終於以休戰和大赦全國而告終。布魯斯.拜格雷是研究南美販毒方面的專家,他後來以後見之明這樣寫道,盡管接受他們的條件從道義上講可能有些不光彩,然而如果這樣做能夠“使國家免受接踵而至的大肆泛濫的恐怖,腐敗和謀殺之苦”,那也值得。

然而事情並非如此發展。秘密會面的消息被泄露給了新聞界。哥倫比亞大眾(還有美國人——後來有人聲稱操縱這次泄密的正是他們)暴跳如雷:政府怎麽能想到和那些就在兩個月前殺害了司法部長的毒販子作交易呢?政府馬上否認了對媒體對這次會面所作的報道(“政府和簽署這份備忘錄的人之間從來沒有,現在沒有,以後也絕不會有任何形式的諒解”,貝湯科總統如是說),於是雙方都撤回了人馬,計劃下一步的攻勢。政府這方面要圍捕販毒分子並盡快將之送往美國。集團另有計劃。如果政府不打算對合情合理的提議作出回應,那就必須采取其他方法來說服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