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晏子遺書(第2/2頁)

世上最了解他的人,莫過於晏子了,那是崔慶之亂的混亂歲月裏,杵臼那偷吃臣子夫人的好色哥哥齊莊公被弑殺,年幼的他則被推上了侯位。

初見晏嬰,是在太公廟的繼位儀式上,弑君者崔杼為了樹立威信,派兵內外把守,逼迫群臣歃血為盟,表示效忠於他。稍有違迕,即被處死,已經殺了七個人,氣氛十分恐怖,杵臼只能無助地瑟瑟發抖,剩下的群臣開始為求活命卑躬屈膝。

輪到晏嬰了,所有人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注視著這個身高不足六尺的小大夫:他還沒只有十余歲的杵臼高。

然而矮小的晏嬰從容舉樽,不卑不亢地對天盟誓道:“我只忠於主君和國家,凡為虎作倀、助紂為虐者均不得好死!”說罷,一飲而盡。崔杼惱羞成怒,惡狠狠地用劍頂著晏嬰的胸膛,要他重新發誓。然而晏嬰毫不畏懼,厲聲回答:“崔杼,你讀過《詩》否?詩曰:莫莫葛藟,延於條枚,凱弟君子,求福不回。不管你是用斧斤砍我頭顱,還是用輕呂貫穿吾胸,晏嬰決不屈從!”

崔杼怒不可遏,想要殺了晏嬰,杵臼也嚇得瑟瑟發抖。但所有人都勸解崔杼說:“千萬使不得!君殺莊公,是因為他無道,國人反應不大,您如果殺了賢大夫晏嬰,那可就麻煩了!”崔杼沒奈他何,只能咬牙切齒地看著晏嬰拂袖而去。

杵臼就這麽看著晏子轉過身離開,他依然身高不足,依然貌不出眾,背還有些駝,穿著樸素的深衣邁步走出門檻時,還轉過身對杵臼安慰地笑了一下。

當他打開大門的刹那,室外的陽光將他的背影清楚地灑在庭院中。就在那一瞬間,晏子的身影宛如帝王般昂首挺立,高過了崔杼,高過了杵臼,高過了丁公、文公,直達太廟頂端,與齊太公、齊桓公、管夷吾等齊國的明君賢相比肩!

那尺寸之間,睥睨世間萬物的氣勢,折服了所有人。

不出樽俎之間,而折沖千裏之外!這就是晏平仲的一生!

甚至在他死後,也要繼續殆盡竭慮為杵臼出謀劃策!

“有的勝利靠長劍與斧鉞贏取,有的勝利則要靠筆削和帛書……”杵臼默默念著晏嬰如此敦敦教導,漸漸冷靜下來,他想到了許多。

帛書要發往何處呢?

宋衛的聯姻,魯國三桓的排外,晉國範氏與趙氏的恩怨……細細一想,都大有可為。

於是他下令道:“讓人召回國夏,寡人有要事與他商議!”

……

與此同時,對齊人迎頭痛擊的西魯也重新運轉在繁忙的事務中。

和徐承一起來到西魯的,還有吳國淮上轉運的鹽和銅錫,從徐地出發,沿著淮泗西北行,穿過宋國後,又由魯國九公陵墓所在的闞止進入大野澤,運至鄆城。

那些白花花的鹽運至時,引發了鄆城碼頭一陣歡呼,而圍觀的令狐博則哀嘆一聲,暗道趙無恤果然狡猾,竟然是從莒國、吳國、魏氏分別購鹽,他們魏氏想專榷西魯食鹽的打算就此落空:來自魏氏的鹽每個月只有兩三百鐘,但吳國人在大量瓷器的交換下,則一次性運來了五百鐘!

而且,陳氏開始學著趙無恤的手段,斷續派舟師封鎖棘津,這意味著魏氏鹽船得在孟津就靠岸,那些鄭國人願意放行任何商隊,前提是稅金要交的夠多。

所以,魏氏的鹽將會越來越貴……而莒國在受到齊國警告後,大夫們賣鹽的舉動收斂了不少。不過短期內,西魯的鹽是絕對夠吃了,而且不單自己夠吃,還進行轉手貿易賺取了不少錢帛。

至少短期內,趙無恤是受益的,長此以往的話,誰也說不準。

對來自曲阜那邊的求救……趙無恤暫時只能給魯侯百鐘的“貢品”,再給孔丘的宗伯屬送去幾十鐘“束脩”,三桓也各有幾十鐘的“禮物”。這麽做一是為了安撫手下的孔門弟子,另一方面則是為了穩住魯國都城因為鹽價上漲而躁動不安的情緒。

至於其他士大夫和民間,對不起,暫不供應。

但是,卻能私下買,當然,這筆轉手貿易可是賣的很貴的,部分魯國東部、南部的士大夫為了買鹽,和趙無恤牽扯上了關系,趙小司寇的影響力開始走出西魯,朝四方擴展。

至於民間,來西魯求鹽就食者不在少數,在這幾個月裏,鹽,甚至已經悄然取代魯國的貝幣,成了交易的主要媒介,和子貢在缺鹽邦國見到的情形別無二致。

這一點倒是提醒了趙無恤,齊國還有一種商品在魯國極為流行,每年從魯國賺取大量利潤,是不是也應該一視同仁,將其收繳禁止掉呢?

沒錯,就是齊國貨幣,齊刀幣!

雖然嘴上說要與齊國和解,可在手段上,趙無恤卻毫不吝嗇於痛下狠手!將領地內受齊國影響的經濟成分一點點驅除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