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流血的季節 第十七章 1943年,莫斯科(第4/7頁)

沃洛佳說:“他是總統,卻要解釋自己做的每一件事,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我們稱之為民主。”伍迪說。

沃洛佳隱約地相信,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的確有可能是事實。“因此說,這份協定是勸說美國選民進軍歐洲所必須的,是這樣的嗎?”

“是的。”

“那為什麽要把中國牽扯在裏面?”斯大林對美英硬要把中國放在協定之中感到非常生氣。

“中國也是我們的盟國,只是弱了點。”

“放棄掉不就得了。”

“如果中國被拋棄在外,他們的士氣會受到打擊,對日軍的作戰可能沒有以前那麽熱情了。”

“那又怎麽了?”

“那樣的話,我們就得把一部分兵力放在太平洋戰場,這會削弱我們投入在歐洲戰場上的軍事力量。”

這一點提醒了沃洛佳。蘇聯同樣不希望美英盟軍把兵力從歐洲轉移到太平洋戰場。“所以你們對中國示好,只是為了給進軍歐洲保存更多的兵力嗎?”

“是的。”

“這麽一說,我就明白了。”

“很好。”伍迪說。

11月1日清晨,在南太平洋島嶼布幹維爾島【16】附近的軍艦上,查克、埃迪和海軍陸戰隊第三師的戰友們,正在享用牛排早餐。

布幹維爾島長約一百二十五英裏,島上南北方各有一個日本海軍基地。美國海軍陸戰隊準備在防守松懈的西岸登陸。他們要建立一個灘頭陣地,並奪取足夠的土地,以建立一個能對日軍基地發動襲擊的飛機跑道。

七點二十六分,查克來到了甲板上。戴頭盔、背著包的海軍陸戰隊士兵,開始陸續翻下艦身一側的繩網,跳到登陸艇上。和他們一起的,還有幾條精力旺盛、始終保持警覺的杜賓犬。

登陸艇快到岸邊的時候,查克發現了他準備的地圖上有個小錯誤。洶湧的巨浪拍打在陡峭的海灘上,激起一陣陣渦流。沒過一會兒,一艘救生艇就側翻在海浪裏,很快完全傾覆了。海軍陸戰隊的戰士們只能遊向海岸。

“我們必須在地圖上顯示海浪的情況。”查克站在甲板上,對自己身邊的埃迪說。

“我們怎麽能確定海浪的情況呢?”

“偵察機必須飛低一點,把浪花的大小和形狀拍成照片。”

“敵人的基地這麽近,他們不可能飛得很低。”

埃迪說得對。但他們必須想出個對策。查克把這作為此次任務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

這次登陸他們所用的信息比以往要多。這次他們靠的不是不可信的地圖和辨認不清的航拍照片,而是六星期前在島上登陸的偵察隊發回的偵察報告。偵察隊標出了四英裏長海岸線上十二處適合登陸的方位。但是他們沒有提到海浪的情況。也許他們偵察的那天浪頭還不夠高吧。

到這時為止,查克地圖的其他方面都是對的。岸邊有一百碼寬的沙石灘,還有一片密密麻麻的棕櫚樹和其他植被。根據地圖上的示意,沙石灘後面應該有片沼澤。

沙石灘上有少許防衛的日軍。海軍陸戰隊員們遊向沙石灘後不久,查克就聽見了一陣槍炮聲,一發炮彈落在眼前的淺海裏。炮彈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日軍的射術顯然還要改進。陸戰隊員登陸的緊迫感增強了。他們從登陸艇跳到岸上,跑向沙石灘準備建立美軍的灘頭陣地。

查克很高興,來這兒的決定做對了。他從來沒有在自己畫的地圖上馬虎過,不過實地看一看自己畫的地圖如何拯救生命、一個微小的錯誤又是如何置人於險境,還是有益的。這次出征前,他和埃迪就做過許多有益的嘗試。他們請求重拍模糊的照片,對進行偵察的人員進行問詢,並打電報給各個地方,尋找更清晰更準確的地圖。

這麽高興還有另一層原因。自己終於來到深愛的大海了。他和七百多個男人共住在同一條船上。他喜歡戰友之間的情誼,喜歡大家在一起時開的玩笑、唱的歌,喜歡擁擠床鋪和多人共浴的那種親近感。“我的感覺和進入女子寄宿學校的正常男人完全一樣。”一天晚上,他對埃迪說。

“那種事情永遠不會發生,我們卻真真實實地在這樣的一條船上。”埃迪說。他的感覺完全和查克一樣。他們深深地相愛著,但並不介意看到赤身裸體的水兵們。

這時,七百名海軍陸戰隊員已經全都跳下了軍艦,以各自最快的速度登上了岸。同樣的一幕也發生在海灘上的其他八個登陸點。把陸戰隊員放到岸上以後,登陸艇馬上會回到軍艦旁,接下更多的陸戰隊員,但整個過程卻似乎出人意料地慢。

藏在叢林中某處的炮手終於有了準星。一發炮彈正好炸在幾個美軍中間,他們的武器和身體碎片四處亂飛,他們的血把沙石灘染得鮮紅鮮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