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 流血的季節 第十二章 1942年,倫敦(第4/12頁)

日軍的步伐似乎不可阻擋,壞消息一個接著一個。新年的前幾個月,日軍在菲律賓擊退了美軍,在香港、新加坡和緬甸首都仰光把英軍打得落花流水。

這些地方的名字連查克和埃迪這樣的水手都不太了解。對美國公眾來說,關島、威克島、菲律賓的巴丹半島如同科幻小說裏的遙遠星球一樣遠不可及。但所有人都知道撤退、投降、屈服意味著什麽。

查克很納悶,日本真能擊敗美國嗎?他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五月,日本終於得償所願:建立起了一個擁有橡膠、錫礦以及至為重要的原油資源的大帝國。泄露出來的情報表明:日本人正在用斯大林都要膽寒的殘忍,統治著這個帝國。

但日本也有心腹之患,這就是美國海軍。想到這裏,查克深深地為自己是美國海軍的一員而感到驕傲。日本人妄圖通過摧毀珍珠港控制太平洋,但他們失敗了。美國的航空母艦和重型巡洋艦仍然馳騁在太平洋的海面上。監聽得到的情報顯示,日軍指揮官對美國拒絕倒地死亡感到非常生氣。珍珠港戰場的失敗以後,美軍在人員和武器上都比不過日軍,卻沒有逃跑隱藏,而是采取打了就跑的戰術對付日本軍艦。雖然對日軍的損傷不大,但這種戰術有效地提升了美軍的士氣,給日本人留下他們遠沒有得勝的強烈感覺。4月25日,美國航空母艦上起飛的戰鬥機空襲了東京,大大地削弱了日本軍國主義的尚武精神。夏威夷進行了瘋狂的慶祝。那天晚上,查克和埃迪都喝得醉醺醺的。

但決一勝負的時刻就要到了。老行政大樓裏和查克談過話的人都說,日本會在初夏發起一場大規模攻勢,引誘美國軍艦進行一場你死我活的終極之戰。日本希望海軍能在戰鬥中展現出高人一等的實力,把美軍的太平洋艦隊消滅幹凈。美軍只有做好更完善的準備,搜集更精密的情報,才能移動迅速,一擊制勝。

這幾個月,“海波”信號情報中心日夜不停地破譯著日本海軍名為JN-25b的新型密碼。五月,他們終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美國海軍在從西雅圖到澳大利亞的太平洋周邊建立了一系列無線訊號攔截站。在這些攔截站裏,被稱為“房頂匪幫”的譯碼員戴著耳機,坐在無線電監聽器旁監聽著日軍的無線電訊號。他們監聽著日軍的無線電頻率,記錄下聽到的信息。

日軍的無線電訊號是用摩斯密碼寫就的。密碼中的圓點和短線可以被翻譯成五個數字組成的數組,每個數組對應密碼本上的不同字母、詞組和短語。看上去雜亂無序的這些數字由安全電纜傳送到老行政大樓地下室的電傳機。接著才是最難的破譯部分。

他們總是從細微處入手。信號總是以意為“結束”的“尾張”告一段落。譯碼員會尋找出現在相同信號段的同一數組,在發現的數組上寫下“結束了嗎?”這幾個字。

日本人常會犯些無心的錯誤,這些錯誤常能幫上他們的大忙。

JN-25b的新密碼本必須花上些時間才能送到遠離總部的哨所。因此,在最初的幾周內,日軍必須同時用兩種密碼傳遞信息。事後證明,這幾周對日軍來說頗為致命。因為美軍基本破譯了原先的JN-25,能解讀出電文中的絕大部分信息。此時再拿破譯出的信息和新密碼比對,就不難判斷出新密碼的五數字數組代表什麽意思了。對新密碼的破譯取得突飛猛進的進展。

珍珠港事件以後,被擊沉的加利福尼亞號巡洋艦上樂隊的幾個樂師加入了原先的八人譯碼團隊。因為某種無人知道的原因,音樂家們在譯碼上有著極為深厚的功力。

所有的譯電文被轉換成文件儲存。對譯電文的對比非常關鍵。分析師可能會索取某一天的所有信號,索取發往某一艘船的所有信號,也可能索取全部提到夏威夷的信號。為了便於分析員盡快找到自己需要的無線電訊號,查克和另一個文書創立了一套便於查找的交替索引系統。

譯碼團隊預計,日本人將在五月的第一周進攻盟軍在巴布亞的基地莫爾斯比港。他們的破譯完全正確,美國海軍據此攔截了日本在珊瑚海上的攻擊艦艇。雙方都宣稱自己得勝了,但日軍沒有攻下莫爾斯比港。美國太平洋戰區司令尼米茲上將開始相信他的譯電員了。

日本人通常不用常用名稱呼太平洋上的各個地點。他們為每個重要的軍事據點起了由兩個字母組成的番號——事實上,是兩個日文字母表中的平假名,但譯電員通常會用英文字母表中的A到Z加以對應。地下室的譯電員們努力想弄清每個雙位平假名名稱的意義。他們慢慢地獲得了一些進展:MO代表莫爾斯比港,AH代表瓦胡島,但還有許多兩位平假名沒有弄清對應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