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宰相師爺(第2/4頁)

柯堯道:“衙門不是有青苗貸嗎,可以從衙門貸錢谷,來年有了收成再還啊。”

杜文浩嘆了口氣:“青苗貸不是救濟糧,是救急不救窮,是要看收成的,要確保能還上才能放貸,而且還要五家聯保,三分到四分利呢!可是你們看,這地裏顆粒無收,秋收是絕對還不上的,青苗貸收不回來,官吏是要撤職查辦的!所以衙門誰敢放貸給這些災民?”

“可以用田地抵押啊,有抵押就能借貸的,我聽說。”

杜文浩苦笑:“田地抵押能接到糧食,沒錯,地裏絕收,肯定還不了借貸,那時田地都折抵青苗貸了,還種什麽地?農民沒地還吃什麽?再說了,沒地的佃農怎麽辦?用什麽抵押?而且青苗貸借貸是有上限的,能貸到的錢谷,一家五口再怎麽省著吃都支持不了三個月,可這一災便是一年,青苗貸吃光了又吃什麽?”

柯堯傻眼了:“那……那這一府百姓不是……,不是死定了嗎?”

杜文浩長嘆一聲,背著手望著絕收的良田,心情十分沉重。

整個靜江府地界一帶的良田都絕收了,受災百姓人數眾多,單靠朝廷賑災錢谷,不說逐層克扣問題,就算全部到位,也是杯水車薪,根本不夠堅持多久的。現在才秋季,便已經出現糧荒,百姓已經不得不賣兒賣女賣田地維持生計,到來年有收成的時候,還有漫長的一年時間,百姓如何度過?

眼看著就要入冬了,房子都賣了,在哪裏遮風擋雨抵禦嚴寒?這漫長的冬日如果熬過去?如果不采取及時有效的賑災措施,只怕饑民餓死倒閉屍橫遍野的景象已經不遠了。

可是,自己的身份現在只是提刑官和禦醫,只管刑獄和巡醫,管不著賑災放糧救濟,如何能幫這些可憐的百姓呢?

眾女見杜文浩望著絕收的良田長籲短嘆,都不敢說話了。

楊堤兩岸風景秀美,可是連著成片水田空空蕩蕩的慘景,給人的卻是一種淒美。

來到楊堤,知縣張天寧安排杜文浩他們下榻了一農家風格竹樓裏,依山傍水,風景宜人,可杜文浩已經沒心情看風景了。

他把廖知府和張知縣叫來,問道:“兩位大人,本官來到靜江府,眼見這人間天堂景色當真迷人,只是田裏莊稼絕收,對這件事,兩位大人可有應對之策?”

“這個……”廖知府和張知縣互看了一眼,一時沉吟不語。

杜文浩自嘲地笑了笑:“抱歉,這賑災放糧之事,本不在本官職責範圍,只是看見了隨口一問,若有不便,兩位大人也不必作答就是。”

廖知府急忙拱手道:“大人言重了。大人心系百姓,垂問賑災之事,卑職哪有不答之理。鄙府天災,始於去冬今春,去年冬天是個暖冬,雨雪很少,開春之後,更是一直烈日當空,田地都龜裂了,連秧田都幹裂了,沒有水,種子種下去都長不出苗。請神祈雨一概不靈。時有愚民風傳,這天災概因變法之故,只有變法廢止,始降甘露。愚民之言本不足信,偏偏前些日朝廷停止新法實施,就大雨如注,連下了半個月!可惜時節已過,誤了農事,真是人誤地一春,地誤人一年啊!”

張知縣也捋著胡須一臉黯然:“本來還有些住在河邊的農戶日夜辛苦挑水澆地,勉強把河邊田地的秧苗種下了,也都開始抽穗了,可那半個月暴雨,引發山洪,將這些河邊看著有些收成的良田又都沖毀了,唉!不僅鄙縣如此,靜江府下轄七縣,無一幸免啊!知府大人心系百姓,與諸縣同僚多次商議如何賑災救民,知府大人常說,他一想到鄙府數萬百姓的在天災下的苦難,就寢食難安。”

杜文浩贊許地瞧著廖知府點點頭。

廖知府拱手道:“這是卑職份內之事,卑職已經連番幾次上書朝廷,陳述災情,請朝廷下撥賑災錢谷。戶部已經回文說,皇上禦筆親批的賑災錢谷不日便將運抵鄙府地界。盡管是大災之年,但上有皇恩浩蕩,下有諸位同僚其心協力,卑職有信心率全府官民,共度難關。卑職與諸位同僚已經盟誓,就算我等啃樹皮吃草根,也不能讓治下百姓一人餓死凍死!”

杜文浩擊節贊道:“說得好!靜江百姓有廖知府這樣愛民若子的好官,真是百姓之福啊!”

廖知府連連擺手:“慚愧慚愧,百姓水生火熱,何福之有啊!唉!”

“天災嘛,只怪老天爺不長眼,看不見百姓的苦,正如你所說,上有皇恩,下有你們這些為民著想的好官,一定能度過難關的。”

廖知府黯然道:“今年開春大旱,舉國諸府縣,十有四五都受了災,需要撫恤賑災的地方太多了,只怕能分到鄙府的錢谷,遠遠不夠賑濟災民的啊。”

張知縣一臉哀嘆,拱手道:“所以知府大人倡導節衣縮食,節省衙門開支,還組織了幾次衙門官吏募捐,賑濟鄙府最貧苦的百姓。但是,還是差得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