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造反?(第2/2頁)

龐雨作為代表向委員會陳述參謀組對此事的分析結果。而這個結果顯然不那麽容易令人接受。

“該死的,這麽說我們今後就要無休止的承受明朝敲詐?”

“當然不是,所有涉及到利益相關的事情,雙方談判在所難免。但現在主要問題是我們的觀念和明朝人相差太遠,我們覺得很自然的事情在他們看來是大逆不道,而他們覺得理所當然的事在我們看來絕對不可接受。以前雙方敵對還無所謂,但現在很多地方需要合作,各種矛盾就凸現出來了。”

龐雨並沒有單純只說錢政鹽法兩件事,而是將話題擴展到整個與大明王朝的合作上——參謀組認為這樣的事情今後肯定還有許多,需要就此確立下一個大原則,而不僅僅是就事論事。

“難道我們非得跟他們合作不可嗎?自己發展不行?”

下面旁聽席中又有人提出異議,按照他們的議事規則,只要是當初瓊海號上的一百三十九名現代人之一,就都有權參與集體議事,包括提問,質詢和發言的權利與台上管理委員完全一樣。只是在普通會議時旁聽席中人沒有投票權,除非要求投票的人超過了七十——也就是全體穿越眾的半數,那時候這次會議就將被視為全體大會,所有人都有表決權了。

故此對於旁聽席上傳來的正式意見,龐雨也必須作出回應——當然,先前那些明顯出於發泄情緒的狂喊亂叫可以不用理會。

“如果不與大明王朝合作,我們就無法利用到她那巨大的資源:包括人力,礦產,市場,以及最重要的一項財富——名義。大家可別小看這個,掛著大明帝國的旗號與外界打交道,跟用我們瓊海軍自己的名號,那完全是兩碼事。可以說,如果不是扯著明王朝這面大旗,我們對內連收稅都困難。而在對日本,朝鮮,安南,以及西方諸國的貿易上也會受到諸多制肘,不可能再象現在這樣順暢自如了。”

“怕什麽!我們有槍杆子,搶就是了!”

台上葉孟言憋了許久,終於還是忍不住跳出來放了一炮。龐雨看他一眼,翻翻眼沒說話。還是坐在小葉子旁邊的林峰厚道些,開口解釋道:

“從長期的商業效率上看,搶劫遠遠比不上貿易,更不用說所承擔的風險了。很多事情,光靠武力是解決不了的。”

見是林峰接過了話題,龐雨也就繼續說下去:

“關鍵在於:我們當前對海南島,呂宋,以及台灣三地的控制力,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明王朝的名義。就拿我們腳下的海南本島來說:真正直接被我們用武力征服的,其實只有臨高,瓊州兩處,中間的澄邁算是被威懾,但其余各地都沒有派兵過去,基本上都是傳檄而定的——而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正是因為我們從來沒公開跟明王朝決裂,哪怕當初占領臨高縣城,把五千明軍統統炸飛的時候,我們也從沒正式打出過造反旗號。因此各路地方官員,士紳,以及平民百姓在與我們合作的時候並不需要承擔太大的心理壓力,他們不需要擔著‘從逆’的風險在大明王朝和我們之間做非此即彼的選擇——盡管我們所做的事情實際與造反無異。”

“如果我們現在公開與明王朝決裂,首先是轄下各地的人心會發生混亂,當前海南島上除臨高,瓊州兩地外其余地方仍然是明朝官員在管理,一旦我們重舉叛旗,他們是否願意繼續服從我們的統治是一個問題。當然我們可以派兵去鎮壓,但這個過程將消耗我們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及時間。而在海南本島之外,呂宋,台灣以及山東威海基地能否繼續保留都將是個未知數——我們的人手將不足以再維持那麽大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