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造反?

“果然還是反了吧!”

——在專門為此事召開的討論會上,當大明帝國要求瓊海軍“解釋”有關食鹽以及鑄錢事務的消息一經傳達之後,果然又在下頭激起一片喧嘩:

“無非又是想要錢罷了!”

“大老遠的幫他們平定了山東之亂,可以算是交投名狀;西班牙襲擊呂宋,他們一點忙沒幫也就算了,平白無故的就想要戰利品!給了戰利品也就算了,就當是維持友好的禮物——可現在他們還不知足,就憑那些豬一樣的官員,還想從我們手上收取鹽稅、錢稅?真當我們都是死人啊?”

“我們每次退一步,他們就要進一步,不能再妥協了!就算我們不鳥他們又能怎樣?他們能讓軍隊遊泳登陸海南島?”

“我們只要一發狠就能打得明朝沿海片板不能下海,順帶隔斷長江!更狠一點的話,直接發兵登陸天津,炮轟北京城!奶奶的,讓那群明朝官員頭腦清醒一下,知道什麽人能惹,什麽人不能惹!”

“是時候讓他們清醒一下了,要讓他們知道我們手裏不但有錢,更有槍!”

“沒錯!要讓那群甜豆腐腦知道,我們鹹豆腐腦絕不是好惹的!”

……

下面的旁聽席中,“群眾”們態度依舊十分激烈,叫嚷動武之聲比比皆是。不過這已經不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反正每次跟大明王朝打交道總會有這麽一批“武鬥派”喊打喊殺,動不動就威脅著要打去北京城,一開始大家還當回事,時間長了難免審美疲勞。

反倒是在會議室中央的長桌旁,作為會議主體的委員會那批成員們倒還平靜,比起上一次討論呂宋戰利品事件時的一片喝罵之聲,這一回在委員會中表示憤怒的聲音大為減少。很多人臉上還顯出一種“早知如此”的表情,這其中甚至包括了葉孟言!

其實按照小葉子那唯恐天下不亂的性格,如果他這時候還是坐在旁聽席上,肯定也是大喊開戰不止,但他如今卻是坐在中央正席上,而這個位置與旁聽席的最大差別在於:他的意見有可能會真正變成整個大集體的方針政策,進而影響到瓊海軍整體走向的。這就使得葉孟言不得不謹慎起來——若再像從前那樣隨便大喊什麽要開戰要打仗之類的話,人家肯定立馬詢問他具體軍事方案怎麽部署?後勤補給如何保障?以及最關鍵的:能否夠掌控好戰後局面?……等等諸多問題,以前可以兩手一攤:那都是參謀組委員會的工作,俺是群眾俺管不著。但現在他可沒這借口了,除非他還自願回到“群眾”地位上去——問題是他肯嗎?

說到底,這就是在野黨和執政黨的差別了——執政黨需要為自己的發言以及所造成的後果負責。既然處在這個位置上就需要切實為整個大集體的前途走向承擔責任,有這麽一條約束,無論他們平日裏性格如何飛揚跳脫,真正遇到事情想法總會比起“一般群眾”要現實些。

集體決策的最大好處就是穩妥,有一兩個腦殘的也影響不了大局。即使是小葉子這樣不靠譜的家夥,進了委員會也不得不強迫自己學著成熟起來——如果有人進了委員會之後還是抱著徹底不負責的心思大放厥詞怎麽辦呢?——很簡單,請他走路就是。委員會成員是選上來的當然也可以被選下去,而且如果大夥兒都認為你不適合這個位置那甚至不需要等一年之久,臨時召開一次全體大會就能改選。這是當初第一屆委員會成立時大夥兒出於對這個“領導機構”的擔心而特別制定出的約束制度,這幾年沒用上,但不代表沒用。

“……老爺子果然是高瞻遠矚啊。”

眼看著周邊旁聽席上一片鬧騰之聲,坐在決策席旁邊,準備隨時向委員會提供咨詢服務的一幹參謀組成員也在竊竊私語——早在上一次,商討應對明帝國要求瓜分呂宋戰役戰利品時,李明遠老教授就明確指出過:這樣的事情今後肯定還會有很多。所以最好不要把瓊海軍先前與大明朝廷所達成的那個“招安”協議看作與明朝關系的最終結果,而僅僅只是個開頭——這不,果然應驗了。參謀組也預先向委員會打過預防針,故此委員會才能保持平靜。

旁聽席上鬧騰了一陣子之後,委員會裏也終於有人提出了比較正式一點的意見——李江東就代表委員會中的“強硬派”開口了:

“我們與大明王朝的招安協議中是怎麽說的?難道明帝國已經準備不再遵守這份協議了嗎?”

“招安協議中並沒有涉及到這兩個方面,事實上那份協議書最大的用處,就是確定了我們與明王朝的政治關系:我們雙方不再是敵人。但之後我們雙方的利益糾葛顯然不可能通過這一紙協議就徹底確定下來。各種新問題肯定會源源不斷出現,這次的鹽政和錢法只是其中之一,今後估計還會有其它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