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北方的最後平定(第3/4頁)

根據這一新證據,加之已抓住大多數起義領袖,清廷感到圍捕劉家成員的時候已經到了。12月3日,多爾袞頒布敕令,指責劉澤清謀反,下令對此案進行徹底調查。接著,刑部尚書吳達海遣官審問李洪基和李化鯨,他們很快就垮了下來,招供了清廷想要知道的事情。根據他們的招供,劉澤清的侄子劉之幹曾扮作僧人秘密去過南方。在他返回時,帶來了兩個人,即鄭隆芳及姚文昌,這兩人以前是劉澤清手下的參將,現在南明政權中做將領。這兩人受命在曹縣策劃一次復明起義。如果李化鯨和李洪基有意參加——對此劉之幹已經應諾——他們就會分別被任命為都統,晉封親王。這一在曹縣發動起義的計劃,時間安排在與劉澤清領導的北京起義同時。所以,在告訴了他們這一密謀之後,劉之幹動身去京城與他叔叔協調計劃。八天之後,即1648年7月17日,劉之幹從北京返回,與李洪基聯系,命他於8月24日進攻曹縣。結果,李洪基實際直到9月5日才發起進攻,不過他們進攻曹縣,則顯然是由上述密謀引起的。

僅僅根據李化鯨和李洪基的供詞,此案並不直接牽連劉澤清。因為,這兩個反叛者只是聽到劉之幹說他叔叔參與了密謀,他們本人並不能直接向審訊官證實劉澤清是他們的同謀。但刑部官員很快就提出了確實涉及劉澤清的新證據。經審問,劉澤清的繼子劉繼先供認,當劉澤清的侄子劉之幹沒有被清政府選為顯赫的皇帝侍衛時,劉澤清便被激怒了。於是他派了一名家人給在曹縣的劉氏宗親帶去了如下幾句話:“我見蝦子們燒肉役使,清國不會用人,國運不久了。”這個家人還給劉之幹帶去了一封密信,這封信劉繼光和別人都不許看的。

刑部審訊官記起了女仆說過的那封劉澤清自己決定10月1日在京城起義的信,便再次提審劉之幹,問他那時是否收到過他叔叔來的一封信。劉之幹回答:“有一書信,裝在合包內,失落了。書上言語,忘記了。”劉家其他人也證實劉之幹收到過一封信,問題最後歸到劉澤清本人身上。劉澤清的回答是:“原發家書二封,一封單與劉之幹看。”審訊者追問信裏寫的是什麽。“一封記得”,劉澤清堅持說。最後,審訊官向劉澤清出示了他被軟禁時一名衛兵的口供。這位衛兵的口供說,他看到將軍在一天深夜燒了一捆文件。這些文件如果不是某種犯罪證據又是什麽呢?在反復審問下,劉澤清終於供認,他所焚燒的文件包括他擔任明四鎮之一的東平侯誥命。

這樣,刑部審訊官頗有把握地得出了幾點結論:第一,劉澤清確曾違敕派一名家人去曹縣;第二,他送去了兩封信,其中一封是保密的;第三,劉之幹關於密信丟失以及忘記了信中內容的說法,審訊官認為難以相信。

又所燒書文,澤清供為明朝誥命,[然]我朝受命今已五載,早宜繳上,乃收匿至今,竟何意也?

第四是起因問題。其侄劉之幹確實沒有被選為侍衛,而從這兩人之間互相聯系的情況看,此事似乎就是導致密謀的關鍵;第五是來自榆園軍本身的證據,即劉之幹曾扮作僧人與復明分子接觸;最後,從某些方面看來,所有定論中最令人痛恨的,是劉澤清傲慢而諷刺地評論清人為“蝦子燒肉”,清廷審訊官嚴厲地以劉澤清自身的汙點來抨擊他的忘恩負義:

出獵之日,鼓勇爭勝,獲獸則燔炙共食,澤清隨獵,此言是實。此言實,而劉繼先所供之言皆真矣。

不過,不管多爾袞對劉澤清的謀反多麽惱火,他還是充分意識到讓劉澤清這樣的漢族歸順者成為好像是滿人無端猜忌的受害者而帶來的政治風險。因此攝政王堅持由六部的滿漢尚書、九卿侍郎以上官員來共議此案。劉澤清被正式宣判為曹縣起義主謀。12月19日,他、他的侄子劉之幹、李洪基和李化鯨,都被處決了。劉家剩余成員被逐出山東流放。

1648年的回民起義

與山東這些事件同時,遠在西部沿中亞邊境一帶,爆發了另一種叛亂:回民部族在甘肅和陜西西部反抗清朝統治。這場發生在1648年5月的回民起義的原因還不清楚。如前所述,一些歷史學家認為中亞貿易的衰退引起了一場經濟蕭條,而這在明朝末期導致了回民反抗活動的不斷高漲,許多回民參加了以李自成為首的大規模起義。經濟利益與貿易特權是16世紀明廷與吐魯番商人和統治者之間發生摩擦的一個主要原因。實際上,在明朝邊地戍軍與回民士卒之間為擺脫貿易法規的束縛而屢次發生沖突之後,16世紀20年代,吐魯番軍隊曾襲擊了甘肅走廊。在這些混亂過程中,尤其是在1513年吐魯番征服哈密之後,上萬的哈密回民逃入漢族居住區,在甘肅走廊的肅州、甘州和涼州這些地方居住。這些難民後來提供了一種與哈密的直接聯系,這對1648—1649年的起義至關重要。在資源問題上,他們與舊居此地的漢人和回民之間爭奪也加劇了。特別是當茶馬貿易的衰退影響了回民生計的時候,到處都有盜匪活動。回民最普遍的姓氏“馬”,這特別顯示了他們在飼養馬匹和商品運輸方面的傑出作用。在李自成危在旦夕之時幫助過他的那個起義頭領老回回,不過是邊境諸多亡命之徒中最著名的一個。他們中的一些人,無疑由於明代後期驛站系統的縮減而不得已從事了盜匪活動(在1629年的經濟措施中,1/3的驛卒被遣散,而這些人中許多就是回民)。反叛活動曠日持久,回民起義不斷發生,直到明朝覆亡——平均每六、七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