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蘇聯禁止捷參加馬歇爾計劃(第2/6頁)

[95]

此後,布拉格陸續收到來自捷克斯洛伐克駐外大使館的情況報告。駐巴黎大使館報告說,南斯拉夫、波蘭和意大利均表明了自己對復興計劃的興趣,準備參加巴黎會議。駐土耳其大使館匯報說,英國駐安卡拉大使在返回倫敦後告訴捷克斯洛伐克大使說,西方正在等待布拉格的意見。在這些消息的基礎上,外交部長指示駐英美大使通知所在國政府,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將盡快制訂方案。[96]當天,7月1日,他們就轉交了照會,照會說:“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完全同意美國的建議,願意同美國合作來加速歐洲各國的經濟復興。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準備為接受美國援助創造條件,將在合適的時候提出自己的建議。”[97]

就在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為參加馬歇爾計劃做積極準備的時候,傳來了巴黎三國外長會議破裂的消息,盡管蘇聯代表退出了會議,但會議仍聲明說,下一次討論美國經濟援助問題時仍會邀請蘇聯參加。波蘭代表還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通報了關於自己的觀察立場。所有這一切對7月4日的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會議的進程產生了重要影響。[98]

7月4日,捷克斯洛伐克政府召開會議討論“馬歇爾計劃”事件的下一步發展問題。馬薩裏克在會議上說:“在許多領域我們對同西方進行合作感興趣,特別是出口和原料。”斯蘭斯基說:“政府現在面臨一個特別困難的任務,對外交部長來說就更為困難——從政治角度來看,捷克斯洛伐克在對外政策路線上要同蘇聯保持協調,同時在經濟上我們又不能完全斷絕同西方的聯系。”在談到對蘇外交問題時,馬薩裏克說:“我們的願望是,以合適的和恰當的方式向蘇聯解釋我們的立場。……我的朋友佐林不在崗已經很長時間了,雖然他是事務代辦,但毫無疑問,他可以很好地向莫斯科講述這些事,這種交流還不夠,必須同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和莫洛托夫進行談判。我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可以成功地這樣做。”會議決定總理哥特瓦爾德和外交部長馬薩裏克於7月8日去莫斯科進行短暫訪問。[99]

7月5日,馬薩裏克收到了英國駐布拉格大使尼科爾斯轉交的正式邀請信,信中談道:“1.英法的建議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限制國家主權;2.對歐洲的貿易不能有任何限制,後果是任何一方都必須廢止雙邊貿易協定;3.對美援的期待要有節制,眾所周知,捷克斯洛伐克需要的,其他國家也會需要;4.這個建議是吸引更多的國家在商業的基礎上參加馬歇爾計劃的嘗試。……按照我們的意見,在這個問題上沒有任何理由把歐洲劃分為東方和西方。”[100]這4項規定中的第三項要求廢止雙邊貿易協定的內容令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非常棘手,因為這意味著必須廢止同蘇聯簽訂的雙邊貿易協定。

7月6日,馬薩裏克收到了蘇聯駐捷克斯洛伐克代辦博德羅夫向他轉交的蘇聯政府關於莫洛托夫退出巴黎三國外長會議原因的備忘錄。備忘錄中指出,蘇聯政府從一開始就對這一行動不抱有什麽信任,因為早在會議召開之前,英國人和法國人,可能還有美國人,就背著蘇聯達成了協議。在馬歇爾的方案中既沒有提出貸款的條件,也沒有談到貸款的規模,因此,它實現的可行性是非常令人懷疑的。同時,蘇聯政府指示出席會議的蘇方代表,讓他們弄清楚得到貸款的義務、條件、規模和現實性,然後再明確自己的觀點。三國外長會議共舉行了6天,但關於貸款的條件和規模卻沒有任何情報。備忘錄指出,蘇聯代表團把成立“領導委員會”的要求看作是試圖幹涉參加國的內部事務,迫使它們接受美國的綱領,阻止它們出口剩余物資,同時使它們的經濟從屬於美國的利益。自然,蘇聯代表團不能同意這一綱領。蘇聯代表團認為,首先應該弄清楚貸款的現實性,它的條件和規模,然後再確定歐洲國家所需的規模,擬定它們要向美國貸款的計劃。這樣,歐洲各國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經濟,可以自由地安排自己的設備和剩余物資。由於英法同蘇聯在觀點上存在著嚴重分歧,因此未能達成協議。備忘錄在結尾部分強調指出,蘇聯政府認為必須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通報巴黎會議的進程情況。此外,英法號召歐洲國家7月12日召開會議,多半討論巴黎外長會議討論過的那些問題。[101]從蘇聯備忘錄的表述可以明顯地看出,莫斯科在暗示捷克斯洛伐克不要參加定於7月12日召開的巴黎會議。但是,馬薩裏克裝作看不懂電報的含義,堅持要博德羅夫代辦給出直接答復:蘇聯政府是建議捷克斯洛伐克參加會議,還是不參加這個會議。博德羅夫重復了三次說:“關於捷克斯洛伐克是否參加定於7月12日召開的巴黎會議的問題,他不能說什麽,因為對此他沒有得到任何指示”,接著他又補充說:“也許捷克斯洛伐克和其他國家可以參加會議,只是要得到不幹涉參加國內部事務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