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士族與寒門(第3/3頁)

夜已深,陳操之睡不著,他在臥室左側的書房瀏覽書卷,把馬融注釋的《論語》從頭到尾讀了一遍,現在置身千年前,對這部儒家經典別有一種奇妙領悟,他知道東晉有“貧學儒,貴學玄”的說法,儒是孔孟、玄是老莊,他現在是寒門庶人,自然要精通儒家一到兩部經典,而且要在縣、郡、甚至州上博取很好的名聲,這樣才可以被負責九品選拔制的大中正賞識,才能像兄長陳慶之那樣進入九品之列,得到下品官職——

良好的聲譽非常重要,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好名聲呢?魏晉人不怎麽欣賞那種循規蹈矩的老實人,《世說新語》裏記載的都是曠達雋永、特立獨行的名士風流。

陳操之慢慢地研墨,然後執一管簪筆,在一方左伯紙上練習書法,東晉人對書法極其熱愛,王羲之、謝安的書法為他們的人格增添了極大的魅力,可以說要想在東晉出人頭地,寫不出一手好字就免談。

少年原先習慣左手執筆,臨摹的是漢末三國的大書法家鐘繇的最知名法貼《宣示表》,少年很勤奮,小楷頗得《宣示表》的形似。

陳操之前身也喜愛書法,最欣賞的書法家是歐陽詢,大學期間他曾三年如一日每日早起臨摹三遍歐陽詢的《張翰思鱸貼》,略具其神韻,至於鐘繇的《宣示表》他也臨摹過,真跡那時已失傳,流傳下來的是王羲之臨摹的刻本,而現在案上這卷摹本是兄長陳慶之在吳縣陸納府上珍藏的陸機臨摹的《宣示表》基礎上轉摹的,這就好比道聽途說,難免失真。

世傳鐘繇得到蔡邕的書法秘決後書法大進,而後傳之於衛夫人,衛夫人傳於王羲之,王羲之是東晉乃至後世千年名氣最大的書法家,出身於瑯琊王氏這樣的頂級門閥,是超級大名士,因此,臨摹鐘繇的《宣示表》正可以溯本正源,深入領悟王羲之書法的精髓。

陳操之拿定主意,楷書就從鐘繇《宣示表》入手,行書借鑒歐陽詢的《張翰思鱸貼》和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還有,他想練就左右手皆可執筆書寫的絕技,要想在東晉出名,就一定要出奇、出新,那麽以後就左手練習楷體《宣示表》、右手練習行書《張翰思鱸貼》吧。

這個雨夜陳操之在想:“我有穿越者的前瞻優勢,我能寫清新可喜的散文,我的繪畫技法領先當代,圍棋有業余強三段的實力,而且我走遍了大半個中國,可謂見多識廣,最重要的是我現在才十五歲,我可以進行針對性的學習,玄學、儒學、書法、音樂,我都可以學,不信學不精,當然,我不能皓首窮經一直學習下去,時不我待,出名要趁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