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七四章 戰臨潢(八)

漢城北墻內百步以內已經全部被遼人占領,宋軍的後退給了耶律洪基等人極大的信心,宋人終究是宋人,總是抱著一種不切實際的慈悲,心不夠狠是他們最大的弱點,而這一點將會在今天讓他們付出極大的代價。

耶律洪基站在皇城高高的城墻上,身邊的幾名將領正在等候他的命令,耶律洪基仔細看了看下邊的情形,指著東面的一條大道道:“先讓百姓們從哪裏突破,那裏地勢開闊,可以容納更多的人手,後面的幾座高樓一旦占領,也可以讓床弩架設上去,成為城中敵樓,有效的殺傷宋軍。”

耶律坎榮道:“皇子殿下明鑒,咱們可以先從西邊佯攻,吸引他們注意力之後,驅趕百姓沖擊東邊的防線,同時還可以用火箭對中間的街道兩旁的木樓進行施射,把宋軍從中路逼退,只是這樣也許會誤傷百姓。”

“管不了那麽多了,咱們已經無法回頭,記住,寧願百姓死光了,也要保存士兵的實力,要督軍隊在後方驅趕,只要有百姓嘩變或者回逃,要毫不留情的斬殺,不然就全亂了。”

耶律坎榮眼神復雜的看了耶律洪基一眼,發現皇子的眼神極為的狂熱,呼吸也有些不均勻,皇子雖然只有十七歲,但是耶律坎榮已經不敢拿年紀來衡量他了。

“末將遵命,末將這便去安排。”耶律坎榮咬牙道,他和皇子一樣,只能一條道走到黑,今日驅使百姓送死的行徑只能用一種結果來獲得最後的寬恕,那便是保住京城。

耶律洪基沒有注意到耶律坎榮的復雜表情,他的注意力被兩軍陣前的一陣巨大的躁動吸引了,低沉的號角聲忽然響起,那是宋軍吹響的號角,耶律洪基心中一凜:難道宋軍要不顧一切的展開攻擊了麽?

南街的宋軍隊列中馳出十幾匹駿馬,還跟著三輛馬車,隊伍最前面的戰馬上一名軍官端坐馬上,亮銀盔甲,加上紫色披風顯得特別的惹眼,距離太遠,面目看不太清楚。

只見那人一擺手,身邊一名隨從從背後拿出一個圓桶狀的物事罩在嘴巴上開始喊話了:“對面的遼人聽了,我大宋鎮北大將軍蘇錦有話要和你們主帥說,請貴方速去通報。”

那圓筒狀的物事似乎有特異之力,竟然能將聲音遠遠的送到數百步之外的城墻上;耶律洪基眉頭緊鎖,不知道宋人要幹什麽;不久之後,有人前來通報說宋人請皇子前去對話,耶律洪基想了想道:“走,去看看。”

身邊的眾人道:“皇子殿下,當心是宋人的詭計,提防宋人暗箭傷人。”

耶律洪基擺手道:“決計不會,宋軍主將都不怕暗箭本殿下怕什麽,不去豈不輟了士氣,帶路。”

說罷當先下了城墻騎上馬匹馳去,親衛們趕緊跟上簇擁在周圍,做好以身擋箭的準備。

蘇錦遠遠看見遼軍陣前馳來幾十騎戰馬,知道是遼軍主將到來,於是縱馬迎上,來到敵軍陣前百步外勒馬站定,不一會遼人馬隊來到近前,可能是見自己單騎站立,敵軍中也有一匹紅色的駿馬緩步而來,雙方相聚二十步站定,互相拱手行禮。

“大宋鎮北大將軍蘇錦有禮了。”蘇錦道。

耶律洪基還禮冷冷道:“大遼燕國王、中丞司事總領,皇長子耶律洪基有禮。”

蘇錦愣了愣,眼前這個少年便是耶律洪基,那是歷史上的未來遼國皇帝,只不過那是沒有自己到來之前的歷史,現如今這個少年能否當上皇帝就很難說了。

“原來是大皇子,久仰大名,果然是人中龍鳳。”蘇錦官場混的久了,不免有些喜歡客套。

耶律洪基毫不留情的一耳光刷了過來:“我不是來跟你客套的,宋人背信棄義你我已是死地,有話說話,不必說些虛言客套。”

蘇錦哈哈大笑道:“說的好,痛快!宋遼兩國之間本已無客套可言,皇子說的很對。”

“說罷,你有什麽話要跟我說?是不是眼見今日要敗,先行來求饒了?本皇子可以告訴你,你宋國誰都可饒,唯獨你蘇錦不行。”

“哈哈,原來你們遼人對我蘇錦如此另眼相看,倒是要多謝了;不過皇子這話說的反了,我不是來告饒的,而是來勸降的,你們遼國大勢已去,你還是順應天意歸順我朝的好,也免得生靈塗炭,我大宋也不會像你們遼人那樣的小心眼,我保證一定不會為難你,甚至依舊給你封王,給你一塊封邑,保你一世無憂。”

“住口,死到臨頭還不自知,今日的情形你還看不出來麽?我皇城百姓群情激奮人人同仇敵愾,不要以為你手中有八萬大軍,在我數十萬軍民面前覆滅只是片刻。”

蘇錦搖頭嘆道:“皇子倒是喜歡往自己臉上貼金,什麽數十萬軍民?什麽同仇敵愾?你視百姓為草芥,卻說的如此冠冕堂皇,這就是你們遼人的最大失策之處,不拿百姓當人,百姓會拿你們當人?慢說驅趕了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來阻擋,便是驅趕了全遼國的百姓前來,也只是送死一途,奉勸你清醒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