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一章 驅狼吞虎(十九)

半夜極寒,滴水成冰。

夏軍大帳中氣氛熱烈,百余名將領齊聚中軍大帳,蘇錦開始布置作戰任務;當耶律宗真的信使連夜趕來遞送開戰宣言的時候,蘇錦便知道時候到了,兩天來的做戲已經成功的擊潰了耶律君臣的心理防線,這口氣強硬的應戰信乃是掩人耳目,實際上是遼人退兵的前兆。

當蘇錦將這一切分析給眾將聽的時候,大多數的將領們都同意蘇錦的判斷,這一整套的戲碼作下來,遼人要麽會立刻出戰,要麽便只有撤兵,根本不可能再等風雪停息之後再戰的道理,因為按照以往的經驗,每年到了臘月裏,暴風雪都要持續數日時間,便是雪停了,從賀蘭山口吹過來的強烈的東北風也會將地上的積雪吹得滿天飛舞,如此惡劣天氣,躲在帳幕中都難捱,如何對敵?

即便是陽光普照之後,雪地也會凍上一層厚厚滑滑的冰殼,戰馬的蹄子踩上去要麽深陷,要麽打滑,其實也是不能作戰的。所謂等待天氣晴好雙方一決雌雄之語不過是嘴上喊喊罷了,就算十幾日後冰雪消融陽光普照,到那時也不知凍死多少人馬了,特別是在得知夏軍糧食燃料無虞的情形之下,遼人怎肯白白等上這十幾天,讓自己的大軍消耗的士氣全無?

“諸位,我和張相國等幾位大人商議了一番,覺得遼人會在這幾日悄悄的撤退,只要他們拔營後退,機會便來了,大軍撤退,便如潰敗之勢,根本無法停下腳步,我軍要取勝必須抓住這個機會,這樣方能確保大勝。”

眾將領齊齊點頭,這話不錯,目前的形勢,誰先攻誰吃虧,誰先退誰必敗,如果遼人真的拔營撤退,那確實是最好的良機。

“所以,從現在起,我宣布進入進攻狀態,各位所率之軍要枕戈待旦,隨時準備進攻,一旦令下,必須分秒不差集結進擊。”蘇錦冷冽的聲音響徹帳幕:“諸位有什麽疑問趁此機會趕緊提出來,之後再提便來不及了。”

“敢問蘇將軍,大雪彌漫,雪深路滑,戰馬奔跑困難,如何追擊?”一名將軍大聲問道。

蘇錦道:“問的好,戰馬舉步維艱,確實不利於追擊,但同樣不利於遼人撤退,為了提高機動性,我已下令將全軍五萬多輛輪式車輛卸去輪子,安裝弧形底盤改裝成雪地橇車,每車數馬拉動,物資兵器均可置於雪橇之上,每輛車上七八名士兵搭乘,經過試驗,速度比騎馬沖鋒快了許多,而且便於相互協同攻擊,每車三名弓手,兩名盾兵,兩名長槍兵,盾兵可護佑弓箭手和長槍兵,弓箭手和長槍兵可心無旁騖的擊殺敵軍。”

眾人嘩然,還能這麽幹的,騎兵變成了車兵,但不知效果如何,聽起來倒是蠻有道理。

蘇錦續道:“無需疑惑,古來戰車上都是這般戰法,咱們不是重拾老古董,而是因地制宜,若無深雪阻隔自然是騎兵追擊最為得力,但眼下,騎兵受制與地形天氣,這種戰法必會奏效。”

張元也道:“諸位聽令便是,老夫也同意這麽做。”

議論聲漸消,另一名將軍問道:“遼人若猜出我軍意圖,故意布下口袋誘我進擊,那該如何是好?”

蘇錦道:“這位將軍倒是蠻有頭腦,這種可能性並非沒有,只是地形所限,地勢平坦如何設伏?加之戰馬沖鋒受限,行動之際比之步兵尚且不如,龜速爬來,豈不是成了活靶子?而且我已派多只斥候小隊深入敵軍側後近距離的觀察敵軍,一來監視敵軍何時撤退,二來則是為了防止敵軍設伏,足可察覺敵軍動向。”

那將軍點頭拱手道:“張大人考慮周全,末將放心了。”

又有一名將領上前道:“末將還有疑問,敵軍如果撤退,必有後隊斷後,若敵軍後隊結為屏障拒敵,只要拖延的半日,遼軍主力便可撤回賀蘭山口,到那時居高臨下,我軍豈不難以攻擊麽?”

蘇錦笑道:“這位將軍的胃口倒是不小,聽你的口氣是要全殲遼軍活捉耶律宗真了,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大軍撤退當然不會是一窩蜂一股腦的往後跑,遼人必然會分前中後數批有秩序的撤退,遼主必然是要先走的,緊接著主力大軍會緩慢後撤,最後斷後的兵馬才會撤退,我們進攻的時機便是遼人主力退走之時,斷後的軍隊便是我們的主要目標。”

“遼人二十七萬大軍,斷後之兵不少於五萬以上方可拖延我軍的追擊,就算是全殲了這五萬軍隊,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場大勝了;更何況要想拖延半日時間,五萬遼兵萬萬不夠,所以你不必擔心沒有敵軍可殺;如果攻擊順利的話,擊潰敵軍斷後之兵的時間夠短,咱們還有大把的時間去追擊敵軍主力,就怕諸位沒那個本事了。”

那將軍嘿嘿笑道:“那我就放心了,可惜遼國皇帝是追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