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九章 驅狼吞虎(十七)

“辦法嘛,很簡單,我想請張相國修書一封給遼人,告訴他們,咱們這場仗不用打了。”蘇錦微笑道。

“什麽?我們沒聽錯吧,不打了?”眾人滿頭的黑線,不知道蘇錦到底葫蘆裏在賣什麽藥。

“蘇大人,你可莫要說笑,還是趕緊將如何與敵交戰的策略說出來的好,不要賣關子了。”張元略有不悅,這蘇錦似乎有些當軍務大事兒戲了。

“張相,我所說的便是對敵之策啊,請你寫下書信,命人送往遼軍大營,便說:夏遼大軍敵視荒野之上,風寒侵襲,情形日益窘迫,雙方均有大量兵馬凍斃,照此發展下去,不戰亦有巨損;加之新年將至,大雪嚴寒,將士思歸,大夏君臣思慮再三,均以為不可再拖延,遂投書貴幫定二策備選,其一,久拖不決非長久之計,建議雙方即日開戰,一決輸贏;其二,雙方退兵罷戰,各自回軍休整躲避嚴寒,明年春暖花開之日,再一決雌雄,免受士兵戰馬凍斃餓死之苦。”

張元驚愕道:“蘇大人,你當真打算退兵罷戰?”

蘇錦笑道:“你且按照我的意思即刻寫信,罷不罷戰,也不是我說了算的,還要遼人的配合才成。”

……

中午時分,遼軍大營陣前瞭望的士兵發現了風雪中幾名敵軍的身影,立刻吹號警戒;前沿士兵立刻凝神戒備,將結了冰碴子的強弓拉開搭箭,高聲叫道:“來者何人,再不停步便亂箭射死。”

對面三人連忙高聲叫喊:“莫要放箭,我等是奉我家主帥之命前來送書信的。”

遼軍士兵疑惑的對視,極目細看,但見風雪中三名夏國騎兵現出身形,果然沒有武器,空著雙手,身上連盔甲都沒有,只帶著頭盔。

“送的哪門子信?莫不是使詐?”遼軍士兵喝道。

“兄弟,風雪交加嚴寒刺骨,我們也想在帳篷中烤火,若無軍務誰願意來喝西北風,千萬別射箭,確實有信件傳遞。”當中一名夏兵高高舉起雙手,手中一份黃色信封的信箋隨風擺動。

遼軍士卒不敢怠慢,趕緊往上稟報,前軍將領一聲令下,數十騎竄出大營,不一會便裹狹著三名赤手空拳的夏軍士兵回歸營寨,那信箋自然也被拿下來,立即被送往後方六七裏地的中軍大帳。

耶律宗真的大帳內燃起了好幾盆炭火,即便如此還是寒冷刺骨,眾將本都在各自營房躲避風雪,卻被耶律宗真召集至大帳內議事,眾人來齊之後,耶律宗真拿起案上的書信道:“夏人來了封信箋,給咱們兩條建議,一是即刻交戰,以免風雪嚴寒讓士兵戰馬凍死餓斃,二是建議雙方暫時罷兵回撤,待天氣轉暖再決一雌雄,諸位愛卿覺得此事可有蹊蹺?”

群臣紛紛將信件傳看一番,頓時議論紛紛起來,張儉道:“看來夏人的遭遇跟我們差不多,他們也是打熬不住了,老臣以為,借機撤兵實為上策,只是不知道夏人可有什麽陰謀。”

野利重元滿不在乎的道:“憑什麽他夏人說戰就戰說撤就撤?我大軍千裏迢迢來此,還不如與之死戰,看這架勢,夏人已經軍心渙散,正好趁此機會一舉擊潰之。”

耶律宗真皺眉道:“他們固然軍心渙散,我軍又好到哪裏去?上萬士兵手足凍傷,戰馬也凍斃不少,每日清晨刀都拔不出鞘來,又無取暖禦寒之物,還談什麽一舉擊潰敵軍?如今風雪阻塞,補給已經相當的困難,大批糧草物資被阻在賀蘭之東的小散關,朕著實的憂慮。”

耶律重元鼓著眼不說話了,蕭惠上前奏道:“啟奏陛下,即便是撤軍也要防止有詐,或許是夏人故意以此來試探我軍大營的情況,一旦得知我大軍日漸困頓,或有不軌之圖,所以請皇上回信之時萬不可教夏人得知我大營具體情形,可以含糊應對,視情形而定,教敵軍摸不著底細為好。”

耶律宗真道:“你說該如何回答?”

蕭惠想了想道:“皇上只說我大遼軍中物資充沛,耗下去也自無妨,不同意撤兵之議,待風雪漸停,雙方決戰沙場便可,以此來判斷敵軍的反應。”

張儉笑道:“蕭大王好辦法,夏人定覺迷霧重重,他們若有詭計,定然會露出馬腳,如果他們決定撤兵,我軍再從容後撤,在氣勢上也不輸於對方。”

耶律宗真點頭道:“也罷,朕便這麽回復。”

耶律重元低低的嘀咕了一句:“自欺欺人。”

張儉正色道:“皇太弟殿下,這可不是自欺欺人,這是兵不厭詐之舉,敵軍若是試探虛實,得知我軍如今的局面,豈會放過這個好機會?在如此惡劣嚴寒的天氣下作戰,我軍戰力雖強,也不能保證全勝,和夏人大不必以死相搏,否則將來拿什麽對付宋人?”

耶律重元咬牙罵道:“這一切都是宋豬造成的,將來定要和宋人說個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