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九章 走私

蘇錦決定的第二件事便是要和野利部落加大合作力度,說白了便是除了糧食換戰馬之外,他還要大肆的走私其他商品。

本來蘇錦不想這麽幹,但形勢逼著他不得不如此,年後銀莊的存款漸漸回籠,勉強躲過了一場危機,但外人不知,蘇記內部的人都知道,蘇記已經成了個空架子,有消息說幾位主母當了嫁妝來渡過年前的取款高潮,這是在吃老本,這樣下去自然不是個事兒。

蘇錦也很清楚,小道消息遲早要流到市面上去,如果引起恐慌,擠兌的風波還會發生,落到有心之人的耳中,那更是了不得,有跡象表明,上元節前後,先後有數筆近百萬貫的存款存入銀莊,總數高達四百多萬貫,這在以前絕沒發生過,不能不引起蘇錦的重視。

錢存進來固然是好事,但當擠兌風波起來的時候,這些儲戶如果集體來取款,那對蘇記將是毀滅性的打擊,一旦沒錢兌付,那只能以產業相抵,辛辛苦苦創下的產業一夜之間邊可能煙消雲散。

所以蘇錦不能將希望只寄托於兩處礦山和明珠城緩慢的回籠,他要盡快的擺脫這種危機狀態,所以他不得不鋌而走險決定利用權力擴大和野利部落的走私範圍。

西夏不僅有戰馬,戰馬是朝廷最愛的東西,但對老百姓而言,他們最愛的不是戰馬,而是西夏出產的質量優質的青鹽、牛羊肉、各色毛皮以及珍貴的藥材香料等。

和議已經訂了兩年多,大宋雖然禁止同西夏開設雙邊貿易,其用意是困死夏國,讓他們的青鹽毛皮牛羊肉等物不能出口,對西夏的打擊雖然很是巨大,但此事也是一把雙刃劍,對於大宋西北內陸諸路府而言,沒有最為便捷的青鹽供應,他們只能依靠沿海和南方運送的海鹽為食;滋味差異倒也罷了,跟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很多商賈利用了和議的這一條,將滋味苦澀的海鹽層層加價賣給西北諸州府,鹽價居高不下,百姓們頗有怨言。

而與此同時,南方的牛羊肉價格瘋漲,因為西北各路生產的牛羊肉著實有限,而大宋百姓們喜食牛羊。

這麽一來便造成供求上的不平衡和商業報復行動,你拿海鹽加價我便將牛羊肉價格飆高,你坑我我也坑你,兩年裏,這些基本的生活物資價格飆高數倍,危害甚巨;即便朝廷明令禁止,也不能刹住這股互相漲價飆高之風。

像珍貴的皮毛等物,各大城市中已經很少有貨供應,但達官貴人的內宅對於皮毛的需求反而不減狂增,越是稀少之物越是有市場,像汴梁城,一張駝絨地毯已經價值二十貫,抵得上一戶人家一年的生活開銷了;其他如西夏的銀狐坎肩,白狼皮,熊褥子等物,價格更是令人咂舌。

蘇錦便是看準了這一點,走私鋼鐵硝石火藥等禁物自然是不能做,但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毫無心理壓力,當初訂立和議之時,之所以封鎖雙邊交易,與其說是困死西夏,還不如說是為了野利部落著想,為了戰馬的交易著想;如今數年過去,西夏的元氣也在慢慢的回復,由於貿易的封閉,西夏國內部的青鹽皮毛等物急於出售,兩地的私商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翻山越嶺的進行走私,僅僅去年冬天三個月,邊境城寨便抓獲了七百多人次,便足可見兩國供需的急迫之處了。

蘇錦將想法跟晏碧雲等人商議了一番,晏碧雲雖然覺得違背和議走私有違正經從商之道,但又一想,蘇錦都已經跟野利部落暗中走私糧食戰馬數萬匹,此刻又何必裝清高;不過唯一可慮的是成本問題,按照蘇錦的說法,幹一票是一票,這回去西夏要弄回來個幾百車青鹽,牛羊肉皮毛也要盡可能的多弄來,可是錢呢?

“銀莊不是存入了四百多萬貫麽?本來我想先將你們的嫁妝私房錢贖出來,現在我想,先拿了做成這一筆生意再說,快則三個月,多則半年,資金一定能夠回籠;你們又不是看不見青鹽皮毛的市場,只要運回來,必定會有暴利。”

晏碧雲皺眉道:“但是,你不是說那幾百萬貫來路有問題麽?萬一拿了去采購,人家要取款怎麽辦?”

蘇錦道:“幾個月時間而已,封鎖住消息,很快便可回籠。”

晏碧雲道:“夫君這是在豪賭呢,碧雲不贊成這麽做,你答應過我的,不再行險,不說會不會被擠兌,光是此事本身一旦被人知道,對夫君也是極為不利的,肯定有人要對咱們下手。”

蘇錦道:“你說的我明白,我想好了,瞞是瞞不住的,但皇上那裏倒不用擔心,我就說這是野利部落戰馬交易的附帶條件,要收購他們的其他貨物才肯交易,即便是皇上知道有貓膩,他也不會出聲;西北沒要他出一文錢的花銷,他只會悶頭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