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八六章 君臣對

“皇上請問,微臣知無不言。”蘇錦躬身道。

趙禎點點頭,緩緩踱步數圈,停步問道:“朕看了你的策論十弊,很是有感觸;朕以為,以你的經歷,都能看出這許多弊端來,這表明我大宋積弊已經到了何種地步了,朕不信朝中眾臣便都看不出這些來。”

蘇錦不好接口,要說有人心知肚明有這麽多弊端,那是肯定的,起碼範仲淹就算一個,久歷朝堂之上的呂夷簡晏殊等人也必然是知道的,但是要說所有的人都把這一切看做是‘弊端’的話,那倒也未必,很多人官員卻是把這些事當成了理所當然。

“朕昨夜看了數遍,看到後脊梁冒冷汗,朕也喜歡讀書,以史為鑒可知興衰之事;滅亡了的前朝哪一個不是興盛一時,卻最終滅亡;朕不敢想我大宋也會有那麽一天,一想到這些,朕便睡不安寢食不知味;朕決不能讓此事發生。”

趙禎似乎在自言自語,又似乎在給自己打氣;蘇錦知道,自己的文章喚醒了趙禎的危機感,在趙禎的心目中,恐怕沒有什麽比將大宋江山好好經營,再穩穩當當的傳給下一代更為重要的事了。

眼下自己一下子將那層窗戶紙捅開,在滿朝文武粉飾太平一片歌功頌德聲中,就像是當頭澆了趙禎一瓢涼水;趙禎也並非不知道這些事,只不過無人替他系統的分析,他也並不知道積弊已經到了如此嚴重的地步。

當他想明白這危機足以影響到江山的安危,第一反應便是要趕快進行變革,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蘇錦,朕覺得你的文章寫得很好,朕力排眾議欽點了你為狀元,便是因為你說出了別人知道而不說的事情,比那些隔靴搔癢說些不疼不癢的話的人強的多;你說,朕要是將這些事委托你來辦,你能不能辦好呢?”

蘇錦趕緊道:“皇上,微臣說句實話,這些事微臣怕是一件也辦不好,所以皇上你千萬別讓微臣辦此事。”

趙禎哦了一聲,掩飾不住臉上的失望,淡淡道:“那是為何呢?你的文章中關於如何整治時弊不是自有一番應策麽?洋洋七八千字,敘述的也足夠詳細;朕覺得你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蘇錦心道:那是範仲淹的深思熟慮,可不是我的。

“皇上,恕臣直言,皇上的心情微臣很了解,但變革之事自古以來最是艱難,且不說這些大事,就算是一件無關痛癢的小事,也必會因改變了亙古不變的老規矩而備受指責;無他,積習難改而已。更何況是朝廷大事的變革,自然是牽一發而動全身之事,而且這十條有數條牽扯官員利益,所受的阻力定會極大,若是貿然行事,會引發一系列的動蕩;目前我大宋外患未平,不易輕舉妄動。”

趙禎皺眉點頭道:“你說的這些朕都明白,朕也不是說現在,朕是說以後;外患固然可慮,但內憂更要治理,否則內憂的危害遠遠大於外敵之患。”

蘇錦道:“皇上說的沒錯,但還是不能急,而且這樣的大事也非微臣所能擔當,無論資歷聲望都還不足以服眾,所以皇上將來若是要決心變革,可尋重臣為之,微臣當個馬前卒便可。”

趙禎微笑道:“你也不用謙虛,你可是我大宋今科的狀元,大宋立國八十年,才出了三個;資歷不夠可以歷練,聲望不高可以積累,總之這件事著落在你的身上,你既然提出來,便不能置身事外。”

蘇錦撓頭道:“皇上這是強人所難了,但皇上吩咐,微臣豈有不尊的,唯一所求的是,皇上切莫輕易提出此事,適當的時機,適當的準備之後才能進行;微臣辦事不喜歡失敗,無成功把握之事,微臣斷然是不做的。”

趙禎嘆了口氣道:“朕如何能安心的等待下去,朕也想眼不見為凈,可是朕如何能做到眼不見為凈?”

蘇錦道:“皇上是千古明君,自然是懂的以大局為重,若變革便要成功,否則虎頭蛇尾豈非徒增笑柄;皇上也可著手在無關痛癢之處下手,只要暫且不觸及核心利益,當無傷大局。”

趙禎點頭道:“說的對,朕也是作此想,朕會好好考慮從何處下手,哎!朕的江山朕卻要看眾人臉色行事,朕是不是太過心軟了?”

蘇錦忙道:“皇上那是仁愛,不是心軟;畢竟江山社稷還是靠眾人齊心幫襯,皇上即便天縱奇才,也無法事必躬親。”

趙禎趕緊住嘴,剛才的話有些過了,無意間暴露了以我為主的思想,需知自己也曾提倡‘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言的;雖然只是場面話,但也不能公然的否定。

蘇錦裝作什麽都沒聽見,垂首不語,趙禎轉變話題,問道:“聽說你明日要娶親是麽?”

蘇錦道:“蒙皇上關愛,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