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瓦舍

眾人在人堆裏鉆來鉆去,幾乎見到沒吃過的沒玩過的都要去買,要說這汴梁人的日子過得可真不賴,那些新奇的玩意蘇錦見都沒見過。

比如說吃的玩意,蘇錦生活過的廬州和應天府兩地的花樣已經夠多了,和這汴梁相國寺的門前小吃攤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什麽灌湯小籠包、五香風幹黑兔肉、江米白絲蜜棗桂花糕、熬糖花生糕、三鮮蓮花酥、桂花大卷酥、紅薯桂花蜜糖玫瑰泥;這些玩意光是聽名字都叫人垂涎三尺,更別提聞著那香味兒,還有點心鋪子裏夥計們帶著誘惑的吆喝聲,實在是難擋誘惑。

眾人只恨爹媽沒給自己生了個大肚子,不能一口氣將這些好吃的嘗個遍,走了小半圈大家肚子幾乎全飽了;幾大吃貨這才後悔幹嘛在家裏吃了那麽多的糕點,現在肚子裏的食物都堵到嗓子眼了,不能彎腰,一彎腰就要往外漾,偏偏手裏還領著大包小包的好吃的,想吃又吃不下,這種痛苦簡直言語不能形容。

蘇錦第一次暴飲暴食,以前出門總是吃的不多,有時候是心緒不好,有時候確實是好吃的不多,但這回不同,連矜持的浣娘也一不小心就‘咯’的一聲打個嬌嫩的飽嗝來,羞得她面紅耳赤。

晏碧雲對這些好吃的司空見慣,每樣只淺嘗點點便不吃了,這回見眾人這幅摸樣,於是笑道:“蘇兄,莫如尋個地方歇息一會如何?你看大家路都走不動了,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呢。”

蘇錦呵呵笑道:“咱們是鄉下人進城,沒見過好的,沒吃過好的,這可撐壞了,晏兄見笑了。”

晏碧雲笑道:“能吃是福嘛,出來玩就是要吃好喝好玩好,否則出來作甚?”

蘇錦道:“晏兄說的在理,那咱們去哪坐坐呢?”

晏碧雲小手一招道:“隨我來,裏邊有瓦子,咱們便看戲聽曲兒邊歇息如何?”

蘇錦道:“那敢情好,長這麽大還是第一次進瓦子聽曲子,見識見識去。”

一行人隨著晏碧雲往裏逶迤而行,穿過小吃遍布的店鋪攤點,走不幾步,一道巨大的門樓橫亙在左手邊,門樓上紅底燙金大字的匾額上寫著《中瓦舍》三個大字,門口有頭紮紅絲絳身著翠綠襖的兩名清秀的小廝一左一右的招呼著客人,客人們絡繹不絕的往瓦子門裏進,看上去很是熱鬧。

蘇錦問道:“此地叫中瓦子,不用說京城東南西北各有瓦子嘍?”

晏碧雲道:“汴梁城瓦舍頗多,在下也不知道有多少家,不過最有名的卻只有十幾家;這裏是城中繁華之地,這些瓦子按照地域起名字,此地的叫中瓦舍,東南西北的自然也照此取名,不過還有諸如桑家瓦舍、棗園瓦舍、新門瓦舍、角門瓦舍等等,都是根據所在地點起名,跟方位到無幹系。”

蘇錦咂舌道:“幾十家瓦舍麽?有那麽多人看戲聽曲?能賺到錢麽?”

晏碧雲笑道:“不賺錢人家白忙活麽?這可是暴利之業,只憑技藝和賣相便可賺的盆滿缽滿,前期一次性置辦房舍招募藝姬要花上一筆,後來的便是賺頭了。”

蘇錦砸著嘴道:“這倒是個賺錢的行業,可惜我蘇記財力微薄,開不起。”

晏碧雲白了他一眼道:“世間商機萬千,賺錢的來路也多的很,你見一個賺錢便想插一杠子,哪裏那麽容易?快別瞎想了,咱們進去吧,我去買票。”

蘇錦傻眼道:“這大門口還要買票?”

晏碧雲奇道:“你這話問的奇怪,不憑瓦舍票據你如何能進去?然則人家白白讓你去飽耳福眼福?”

蘇錦笑道:“不是那意思,不是聽說瓦舍裏邊分各色勾欄,有雜耍、唱曲、唱戲、說書等等的麽?咱們門口買票到裏邊不是還要買麽?這不是奸商所為麽?多收一次票錢啊。”

晏碧雲微笑道:“就你小心眼,人家瓦舍經營者就沒腦子?我這是去買通票,一票而通,盡情遊玩,除非人家關門,否則隨便你玩到什麽時候;若是不買這通票也可進去遊玩,但勾欄卻是進不去了,要看時需的一個個的重新購票,而通票其實最劃算,一票可以將裏邊十幾處勾欄統統玩個遍,而在裏邊買票一個個的看,所費費用將是通票的兩倍,這可是優惠呢。”

蘇錦暗暗點頭,心道:“原來古代就有了一票通的概念,這便是利用人們愛占便宜的心理,譬如通票三百文,而裏邊的票價是每場五十文,十六座勾欄全看完便是八百文,憑空省五百文,何樂不為;雖然他們一天逛下來也不過看個四五場的樣子,所費不過兩百文左右,買通票其實花的更多;但這種情況,卻被他們的貪小便宜的心理排除在考慮範圍之外了。

眾人買了通票進門,裏邊用布幔隔起一道一道單獨的空間,前面也有空地供人休息,露天下擺起一張張桌子,遊玩之人確可以呆在茶桌邊什麽都不做,光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