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和官員的通信(第3/5頁)

——什麽?根本不必回信,派幾個衙役抓了王績就完了?

——什麽?讓衙役穿便服,一輛面包車過去,一窩蜂下來幾十個棒小夥子,王隱士嚇也嚇怕了?

——什麽?在飯局上隨便把這信拿出來,給幾位當地老板一看,然後什麽話都不用說,接著吃澳洲龍蝦?

哎呀,大家的招數可越來越高啊,不過呢,你們可跑題了,不能不回信,對了,咱們的前提是必須回信,然後問你:如果你是杜之松,回信你會怎麽寫?

辱書,知不降顧,嘆恨何已。【真是不好意思,委屈你了啊,都怪我,呵呵,都怪我!】

仆幸恃故情,庶回高躅。豈意康成道重,不許太守稱官,老萊家居,羞與諸侯為友。【我本來以為憑著咱們的老交情能夠請得動你呢,誰知道你有著鄭康成和老萊子的作風啊!

——解釋一下,這是說的兩位古人。鄭康成在前文講王良和嬖奚的時候露過一回小臉,此人是東漢大儒,姓鄭名玄,字康成。袁紹有一次請客,來的不是顯貴就是名流,鄭康成最後才到,卻被請到了上座。宴會上有個大官叫應劭,曾經是鄭康成的學生,這家夥做了大官就牛氣起來了,對老師說:“我這個高官尊稱您一聲‘老師’,您是什麽感覺啊?”

鄭康成淡淡一笑:“儒家門人只論那幾門功課而已,談什麽官階和門閥呢。”

應劭弄了個灰頭土臉,當時就借來鋤頭在大廳上刨了個地縫鉆了進去。

再說老萊子。老萊子是個隱士,隱居在楚國蒙山南坡。有人跟楚王說:“老萊子是個貨色,可以請他來做官。”楚王還真是個禮賢下士的人,親自上山來找老萊子,說明來意。老萊子說:“行啊,做官就做唄,您先回去吧,我收拾收拾。”楚王還奇怪呢:不是都說隱士難請嗎,這位怎麽這麽容易就答應了?

等楚王走了以後,老萊子的老婆回來了,看見門前一大片馬蹄印和車轍,很奇怪,一直都沒人來啊,今天是誰呢?低著頭仔細看,嗯,一看輪胎印就知道都是好車:這是勞斯萊斯,這是保時捷……咦,怎麽還有三蹦子……噢,對了,這是老公開的。

老萊子見老婆回來,把經過一講,說自己正準備動身呢。老婆問:“你決定了?”老萊子說:“還沒完全決定,就等聽你一句話了。人家說:‘外事不決問古狗,內事不決問老婆。’不過出去做官這事我到現在也沒分清算外事還是算內事,所以還有點兒不好拿主意。”

老婆一聽,立時痛罵:“就這智商,還去當官呢!”

老萊子很委屈,“楚王都說了,我這智商在他們那群當官的裏邊就算愛因斯坦一級了。”

老婆說:“別去,別聽他的,能給你官做的人同樣也能砍你的腦袋!再說了,你們男人啊,人家諺語都說什麽“中年男人三大喜,升官發財死老婆”,我可不想看到那一天。你要去你去,我可溜了。”說完,老婆轉身就走。

老萊子猶豫了片刻:老婆重要還是當官重要?這是一個哈姆雷特式的問題。方才老婆說什麽“中年男人三大喜,升官發財隨老婆”?老萊子有點兒耳背,把“死老婆”聽成了“隨老婆”,以為是要“跟隨老婆”。老萊子這人心眼兒實在,認為這種廣泛流行的諺語肯定說的都是真理,既然是真理,那就照著做唄,於是,老萊子沒去做官,一路追隨老婆去了。

這位老萊子是個離奇的人物,“二十四孝”裏也有他,故事我們就先不說了,而早在漢朝初年,人們懷疑《老子》一書的真正作者,老萊子就是三大嫌疑人之一。】

延佇不獲,如何如何。奇跡獨全,幸甚幸甚。【想請你來辦個講座,你偏不來,不過你這大另類明哲保身,倒也有自己一套啊。】

敬想結廬人境,植杖山阿,林壑地之所豐,煙霞性之所適,蔭丹桂,藉白茅,濁酒一杯,清琴數弄,誠足樂也。此真高士,何謂狂生?【你是太謙虛了,說自己是什麽“狂生”,其實你是高人啊!你那日子過得,想想都覺得美!】

仆憑藉國恩,濫屍貴部,官守有限,就學無因,延頸下風,我勞何極。【再看看我,不學無術的東西罷了,比你可差遠了,你不知道我多羨慕你的隱逸生活啊!】

前因行縣,實欲祗尋。誠恐敦煌孝廉,守琴收而不出;酒泉太守,列鐘鼓而空還。所以遲回,遂攬轡也。【我上次視察各縣的時候本來就想去拜訪你的,可又怕你駁我面子不出來。對了,你不是能用典故嗎,我也能,我表達這個意思也是靠的典故。第一個典故是說一個叫範騰的隱士,敦煌人,舉過孝廉,太守去找他,他卻閉門不見。這真和泄柳的作風有一拼啊。後來有個大官招他做官,他說:“門已經關過一回了,不會再開了。”第二個典故說的也是一位敦煌隱士,叫宋纖,酒泉太守去拜訪他,前有摩托開道,後有悍馬押陣,敲鑼打鼓聲勢浩蕩,可宋纖就在小樓裏待著,不見。——這兩句不但用典巧妙,而且對仗工整,不亞於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