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有請王爺(第3/3頁)

老太太剛想發火,想了想還是選擇了低頭,對江德明說道:“有請王爺。”

一會兒元儼也被宮中的太監帶到。以元儼的本意,就不管了,讓老太太為難去。現在出事了石堅不在,將自己這個老丈人搬出來。都是什麽事兒?

但想了想,不能這樣亂下去,都是姓趙的江山,不能讓它敗了。於是心不甘情不願地來到皇宮。而且在路上也想了想,不然不好說。見了面,元儼行了一禮說:“太後身體可好?”

既然溫柔來,我也溫柔去,將手一揮,示意孫奭與程琳退下,才說道:“皇叔身體可好?哀家身體不行了,連禦醫也說哀家的病治不好了。”

“臣弟也老了,”說著元儼將帽子一掀,露出兩鬢斑斑白發說:“要不了多久,也要跟隨先帝到九泉之下。這人活起來真快,一晃幾十年就過去了。臣弟想起來,一生有兩件事情對不起先帝。”

“哦,那兩件事?”

兩個人在談起家常,趙禎在一旁急得火燒火燎。元儼看了趙禎一眼,心想,你得學一點養氣功夫,事情得慢慢解決。不理出根,今天平息不了外面那麽大的風波。

他回過頭來,說道:“第一件事,因為臣弟管教不嚴,導致皇宮燒起了一場子大火,浪費了朝廷無數的財力,還有許多珍貴的典籍也付之一炬。”

“那件事哀家也記得,雖然你有錯,可主要錯也不要你身上。”

“還有一件事,臣弟不該仗寵與先帝爭搶女婿,當時臣弟不知天高地厚,現在想起來慚愧不安。”

聽到元儼提起石堅,劉娥又不作聲。

元儼突然一轉話題說道:“太後,身體真的無醫?為何不廣請天下名醫醫治?”

這是關心話,而且元儼自從進宮後,一直說話和顏悅色,劉娥不得不回答:“哀家這身體骨不好,加上這幾年國事繁重,無醫了,何必浪費國家財力?”

“唉,自從去年因為朝廷用人,臣弟與太後發生了分岐,現在更加生分了,連太後病重,臣弟居然都不知道,九泉之下,有何臉面面見先帝?”

“你不用自責,知道這件事的人並不多。是哀家怕引起朝堂不安,有意命人隱瞞的。”

“這倒也是。雖然你我意見不一。不過這些年來,太後為了朝廷,為了趙家的江山,兢兢業業,臣弟也看在眼裏,辛苦了。”

總算說了一句公道話。老太太臉上的神情開始色霽。她擺擺手說:“皇叔,不必如此說。先帝對哀家有再造之恩,這是哀家應當做的。”

元儼繼續說道:“但是太後所作所為,在九泉之下,能夠笑臉相迎先帝。只是臣弟慚愧,不能為國家分擔。但是太後,臣弟有一句話當說不當說。”

“請說。”

“太後年歲已高,不如乘現在太後健在的時候,將政事還於皇上,太後還能在一邊指導,這樣太後百年之後,可以放心歸去,趙家江山也可以永保萬年。”

既然你這樣真心為了宋室江山操勞,為什麽現在不放權,還能在你活著的時候,指教一下趙禎。這樣你死了,趙禎也可以有能力將這個皇帝做好。

今天的風波不還政是解決不了。可現在讓老太太還政比割肉還難。還有那個呂夷簡,就象孫奭所說,也是為了國家好,可一沾到權利,就什麽也不管了。但怎樣說才讓老太太接受。在路上元儼逐磨了半天,才用了這種循序漸進的辦法,如果老太太再聽不進去。元儼也沒有辦法處理這場風波,只好讓它亂去。

老太太果然臉色又暗了下去。但元儼的話說得句句在理上,容不得她辨駁。而且元儼這也是一種妥協的處理方法,讓皇上執政,但也承認你有權幹涉,但要隱在幕後。從黨書記變成軍委主席。

老太太沉吟了半晌後才說道:“哀家可以還政,但有一件事哀家如鯁在喉,今天皇叔在此,正好說一下。”

“太後請說。”

“哀家也知道皇叔與皇上都喜歡石不移。可是請皇叔拋開個人立場想一想,現在石不移的名聲與權利,還有能力,如果他想取代朝廷,容不容易?別與哀家說什麽石不移很忠心,事成功退,退隱山林。當初太祖何嘗不是對周家江山忠心耿耿。但皇袍加身,不得不為而!而且皇叔也看到了,現在就有許多大臣聽從石不移的調動,根本不顧朝廷的旨意。”

老太太說得也有道理。人會變的。就是人不變,到時候有別人逼著你變。趙匡胤的例子在哪裏,不要說我做得過份,我也是為了你們姓趙的在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