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稅務改革(第4/5頁)

可是當官的叫你做事敢不做,於是差役不減,農民再次增加一次稅務。千家萬戶再次受苦受難。

除了這些,還人任子法、市易法、保馬法、方田均稅法、將兵法等等。這些變法,都有一個特點,本意是好的,但都沒有顧及實際,或者叫癡人說夢。國家暫時錢是多,可是宋朝卻開始正式的走下破路了。

可是改革必須得立即實行。一是錢少,已經滿足不了市場的需要,因此錢貴物踐,這已經妨礙了正常的百姓生活。因此呂夷簡才大著膽子印了一回交子,卻捅出來天大的漏子。

二是本來宋朝各種稅務制度含糊不清,有些混亂。加上現在的變化,如象兩灣大陸,那就稅收,還不如叫收保護費。有的地方免一年,有的地方免兩年,還有的地方不知道如何收稅。現在全部靠靈活機動。這機動到最後,還是要出事。因此必須將稅務規範起來。

三是別看現在宋朝有錢,可一算帳還是出大於入。現在朝廷有錢,那是因為石堅的三次拍賣。從寧夏路龜茲路的土地礦山,再到南洋群島,再次京城後的一次拍賣。可以說如果沒有這十億貫出頭的進帳,那麽朝廷就是收入巨大,還是嚴重欠帳。因此要有一個方向。石堅不當宰相,可以東搞一下,西搞一下。現在不行,也得有一個預算。

石堅看著深思的眾人,再次提起筆寫道:“開源、節流。”

如果範仲淹在此,也許會明白一點含義。

石堅說道:“增加財政的措施無非就是這兩點。開源,就是開出新的財源,一是新大陸來的資源,二是各種新產品帶來的收入,三是新經濟方式帶來的經濟收入。但有一點,財源的增加模式,不能從百姓頭上掠奪,那怕是商人,當然那些不法商人除外。”

聽了石堅的話,全部點頭。這些人大多數也有產業。石堅其實在心裏嘆息一聲,當時王安石變法,連這點都不考慮,如何不失敗?

“然後就是節流。表面上是節約開支,但準確地說,是節約一切不必要的開支。如不需要的冗兵冗官,還有不需要的費用,而不是節約所有開支。如對百姓的安置,水利工程、道路等工程的實施。”

也許到現在大家才明白道路的好處。這一次各地行軍速度快,也是因為有了好馬路。還有確實馬路的出現,一開始不覺得,但時間一長,有路的百姓比無路的百姓生活的差距越來越大。

“還有對百姓來說,也不能一味地要求他們節約,如果都這樣,生產出來的商品沒有人買,經濟萎縮,商人受損,工人工資發不出來,帶來的混亂也不小。但如果一味浪費,許多家庭背負沉重的債務。將會導致百姓破產,最後也不利於國家的健康發展。因此也要有一個度。正確的投資,會帶動經濟的發展,因此是必須的。”

其實開源與節流很復雜,只是石堅簡單地讓大家理解一下含義。

說到這裏,他將那本奏折收起來,都還在上面看,他又說道:“現在不能動,即使動,我們一起商議妥當後,那怕會有一點不妥當的地方,也不能實施。”

群策群力。這項工程很龐大,比對付契丹只難不弱。石堅只是將這些優秀的稅務改革放在上面,讓大家有一個參照。以後大家一起來想辦法。

王曾幾個大臣都點頭。現在天下還沒有平定,主要是安撫,而不是實施新制度,讓天下再次嘩然。並且石堅這種做法,就是穩重的呂夷簡也是很贊成,沒有實施,甚至還不知道什麽時候實施,就開始考慮,而且將所有優點缺點列在一起。這樣就是實施了,也將風險性減小到最低的程度。

這時候天就黑了,趙禎將幾個大臣留下來吃晚飯。實際就如石堅所言,趙禎的禦飯並不是很豐盛。可今天高興,趙禎還拿出了西域進貢的葡萄酒,與他們對酌了兩杯。

畢竟石堅已經“想出”了兩條制度,而且比現在宋朝混亂的稅務都要先進的多。盡管石堅小心翼翼地羅列了它們的缺點。

這時候老太太主兩個老太監扶了出來。身體骨真不行了,現在基本上都在床上渡日。

石堅與王曾幾個大臣施禮。

現在王曾也不與劉娥角牛了,都要進棺材的人,角有什麽意思,就是她現在做了皇帝,又能坐幾天?

老太太說道:“石愛卿,剛才聽到宮人說,你們說什麽稅務的事。”

原來老太太聽了太監稟報後不放心,才跑來的。她怕石堅步子跨得太大。

石堅笑笑不語,他將眼睛轉向趙禎,還是你來解說吧。趙禎將石堅的計劃說了一遍。對於石堅用錢來砸垮契丹,劉娥也沒有反對。如果見效,將會少死許多戰士。反正現在錢多,石堅又答應再為朝廷掙上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