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2章 蒸酒

和州位於沿江地區,跨過江便是江州(今蕪湖),往東是江寧(今南京)、潤州(今鎮江)、揚州,都是天下一等一的富裕地方。直到南宋,因為經常受到金人的踐踏,這等繁華才衰落下去。

和州在大宋時不算一個大州,州城面積也不大,可地處交通要道,還是很繁榮的。石堅一路走來,看到街道兩邊酒肆旗幡飄展,館閣笙歌不斷,街上人流如雲擁擠,倒也十分地熱鬧。他試圖從原來石堅的記憶裏找出對和州城的一些印象,竟然發覺他投奔了李家後,只顧得悶頭讀死書,到街上閑逛沒有三次,更談不上什麽印象,比前世自己書呆子形象還要勝了七分。

他此時只好憑著自己的眼力尋找一絲商機,可他立即發現到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一肚子主意,卻無法得以實施,一是他手頭沒有本錢,二是石家人丁單薄,沒有人幫忙。他犯起愁來。由於原來的石堅很少出門,沒幾個人認識他,路人看到這個小孩子皺著眉頭在街上東張西望,還以為是誰家小孩犯了錯,被大人責罵了,躲在大街上不敢回去,也沒有人在意。

這時,石堅就發現到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他將這條長街走了一半,看到有三家酒肆掛著太白酒店、太白酒肆、太白酒家的旗號,看來現在李白的形象已經深入尋常老百姓的心中。他想到了李白的詩,李白的嗜酒如命,突然靈機一動。現在北宋恐怕還沒有出現蒸餾酒,否則《水滸傳》中武松不可能喝十八碗酒,還打死一只老虎。要是高度酒,十八碗灌下去,不要說打虎,連走路也走不動了。何況李時珍也說過蒸餾酒出自元代。

其實石堅這裏犯一個錯誤,蒸餾酒在唐朝就有了。公元640年唐太宗時,我國新疆地區便會制作蒸餾酒了;故“唐破高昌始得其法”,說明唐代已出現了燒酒。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詩雲:“荔枝新熟雞冠色,燒酒初開琥珀香。”雍陶亦有“自到成都燒酒熟、不思身更入長安”之名句。李肇的《國史補》也記載有“劍南之燒春”等等。以上是從蒸餾酒的名稱來看。從蒸餾工藝來看,唐開元年間,陳藏器《本草拾遺》中有“甄(蒸)氣水”,“以氣乘取”的記載。此外,近幾年來出土的隋唐文物中,還出現了只有15~20毫升的小酒杯,果沒有燒酒,肯定不會制作這麽小的酒杯。這些都充分說明,唐代就出現了蒸餾酒,而先出於西南或西北。之所以沒有完全普及開來,估計人們不懂原理,蒸餾的器具不夠密實,在蒸餾的過程中許多酒氣也隨著水蒸汽散發到空中,浪費大,效果也不好,另一個原因高度酒浪費糧食,而溫飽問題一直是封建王朝統治者頭等大事,直到明末隨著技術完善,中國高度白酒才大量流行起來。

石堅是犯了錯誤,可這個小州城裏,現在的確沒有蒸餾出現,卻讓他誤打誤撞,蒙對了一個發財的思路。後來隨著小聖人酒名聞天下,他已經看了不少古書,竟比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方心芳先生提早了一千多年考證出高度白酒起源於唐朝(見《曲蘖釀酒的起源與發展》),也驗證他從古書中找出這個方法的說法。

石堅找到了發財的辦法,興沖沖地跑回家,向老嫗要錢。老嫗知道她的孫兒有時為了賣書和筆墨紙硯,有時候也向她討一些錢兒,不以為意。只是這次石堅叫她把身上所有錢都拿出來,她還是問道:“乖孫兒,你要這麽錢做啥?”

石堅只好學著小孩子撒嬌的模樣,拽著她的衣袖說:“奶奶,放心,我不會胡亂花的。”

老嫗還以為他要買一本很貴的書,這時活字印刷還沒有發明出來,書本還是很貴的,有些大部頭書的確在用很多錢才能買到。老嫗也沒有再說什麽,從床底翻出半貫錢來,小心翼翼地交到他手上。

看著她謹慎的樣子,這恐怕是她攢了好久才存下的。

這一刻,石堅終於被感動,他淚花在眼眶裏打著轉,然後在老嫗臉上親了一下,說:“奶奶,堅兒以後要好好孝順您。”說著他離開了屋子,還用手在眼裏抹了一下淚花。

老嫗開心地用手摸著石堅剛才親吻過的地方,搖頭說道:“這孩子,一場大病倒懂事了。”

石堅提著錢找到了木匠,他畫了圖紙,叫木匠打一個密封性嚴實的簡易蒸餾器。最好的蒸餾器材是玻璃,其次才是金屬,但玻璃易碎,現代各大酒廠還是用金屬制造蒸餾器。現在石堅手上有多少錢,他那裏敢叫鐵匠打制蒸餾器具。更不用玻璃窗器具,就是若大的和州城也找不到一家生產琉璃的廠房。

木匠看到這副圖紙,先是皺起眉頭,他不知道這種形壯古怪的東西是幹什麽用的。當石堅遞過來打造的銅錢時,他可不管是什麽用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