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逼殺(第2/2頁)

聽到李孟的話,丘磊最後的一絲希望也都是散掉,直接跌坐在地上,頹然無力的說道:

“丘某都答應了就是,只求李大人言出有信!”

“本官答應了自然就會做到,張師爺你和丘總兵把那些過戶的地契文書都是辦好,那臨終的懺悔遺書也是要寫好,別出什麽紕漏,莫要做什麽手腳。”

那名師爺磕頭如搗蒜一般的答應了,李孟直接走出了宅院,這邊自然有膠州營的親兵和靈山商行的人走進院子,什麽過戶的地契,還有那遺書都是要有人監視下才能進行的,人臨死的時候總會做些不太清楚的事情。

在外面的過道上除了膠州營之外,已經沒有其他的人了,李孟走出門之後,隨便找了塊路邊的石頭坐下,等待著裏面的消息。

裏外一陣寂靜,差不多半個時辰左右,幾名親兵拿著一疊紙張和文書從院子裏面走了出來,到了李孟的身旁開口稟報說道:

“大人,丘總兵因為一路潰逃,導致山東軍民遭受韃虜的荼毒,每日自責,終於是決定自殺謝罪,剛才屬下們進去查看,發現丘總兵已經是自縊了,他的幕僚張先生,忠心事主,也是追隨而去。”

李孟點點頭,邊上的一名靈山商行的帳房舉起手中的地契和轉讓文書補充說道:

“丘總兵臨死決意把田產土地都轉讓給大人,讓大人屯田興軍,再戰韃虜,還在遺書中舉薦大人為下一任的山東總兵。”

李孟嘆了口氣,輕聲的說道:

“丘總兵也是忠心為國,把這件事情通報有司,厚葬了吧!”

下面人點點頭,各自的散去了。

巡撫顏繼祖和監軍劉元斌把李孟的軍功報上去,朝廷的褒獎肯定是不會少的,總兵的銜頭,左都督的加官這都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可這總兵和總兵之間卻有差別,劉澤清的曹州總兵就是個雜號將軍,丘磊的山東總兵可是朝廷堂堂的正印武官,彼此之間可是有個統屬上下的關系。

李孟知道自己不是那種世代軍戶走正途上來的軍將,朝廷出於平衡或者是按資排輩的考慮也不會把山東總兵這個職銜給自己,反倒是很有可能是膠州總兵或者是登萊總兵這樣的職銜,然後重新排個別的武將過來當差。

自己幹什麽還要受到牽制,名不正則言不順,沒有這山東總兵的名號,總歸不能在這山東境內確定自己的名份。

可而今朝野恍然的局面,文臣武將紛紛逼退韃虜軍勢,能讓則讓,除卻盧象升之外,再也沒有什麽忠心抗敵的典型,此時若是傳出山東總兵因為抗敵不利,慚愧自盡的消息,必然會被大明朝廷當成典型來宣傳,那這位忠心之士的保舉配合自己的軍功,這山東總兵職銜的歸屬想必沒有懸念了。

再者丘磊號稱山東第二大的地主,僅此於孔府,手中田莊面積廣大,而且多在土地肥沃的濟南府和東昌府,雖說在膠州營的屯田田莊建立起來之後,丘總兵應該是第三大的地主了,可手中的田地絕對數還是龐大。

把這些土地拿到手,膠州營的屯田田莊在整個山東都連接成片,不光是在收入上大幅度的增加,能夠收容的流民大幅度的增加,兵源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因為屯田田莊的嚴整組織形態和背後的膠州營,在當地的士紳地主中的影響力也增加,會吸引這些大明統治階級的基層來依附,好處多多。

膠州營辛苦狼狽的追擊韃子,但所謂的友軍卻是一路的潰退奔逃,幫忙不說反倒是添亂,李孟知道自己肯定還要和關外的韃虜再戰,這次力量不夠,準備不夠,那麽在下次戰鬥來臨之前,李孟必須要變強,把能控制的所有力量都是整合在自己的手中,山東說話管用的,李孟一個人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