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微妙的信號(第3/4頁)

片刻,李泌和李琪快步走了進來,這幾天李泌的心情極好,皇上終於決定立雍王為太子了,他對這個決定極為贊成,他的想法和張煥一致,他也強烈主張張煥之後的繼承者實行蕭規曹隨的治國方略,不要輕易改變各項國策,最多只是微調以完善,這樣經過兩代君主的延續,大唐君相制衡、三省制衡的原則才能真正確立下來,形成一種深入人心的道德倫理的信念,才能在幾百年後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這其實也就是三省六部的精髓所在。

“臣李泌參見皇帝陛下。”

……

“兒臣參見父皇。”

張煥見兒子精神飽滿、儀態從容,心中感到十分安慰,他命宦官賜了坐,又笑問道:“後日皇兒就要開始面對天下之人,心裏可曾緊張?”

李琪微微欠身對父親答道:“兒臣以平常心面對,不以榮耀而喜,不以升遷為傲,嚴格約束好自己及屬下,自然就沒有什麽緊張。”

張煥點了點頭,兒子的回答還算讓他滿意,做太子關鍵是要修德,以德服人,看來他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張煥沉吟一下又道:“雖然時間還早,但為父還是想提前告訴你,十月父皇要去碎葉巡視,同時在拓折城與大食哈裏發會晤,正式簽署兩國間的和平條約,可能會有半年時間不在長安,屆時為父會將社稷暫時交給你監國,再命相國們輔佐於你,所以這幾個月父皇會拿一些國事給你處理。”

張煥這幾句話說得極為平淡,但旁邊的李泌心中卻如驚雷滾過,臉色霎時大變,他忽然意識到了皇上深謀之遠,從前年便決定兩年後去西域會晤大食國君,這豈不是說他早就決定今年換相、冊封太子嗎?

如果說換相是重新布局大唐權力構架的開始,那冊封太子就是吹響了向世家發動進攻的號角,那麽,皇上在這個時候離京去西域巡視,又隱藏著什麽更深的用意呢?

李泌的臉色大變被張煥察覺了,他迅速瞥了李泌一眼,依然不露聲色對兒子笑道:“父皇既然決定後日正式冊封你為太子,那你也應該搬到東宮去住了,這些日子你一直在學習禮儀,父皇覺得也沒有什麽必要了,所以明天你就放松一下,上午先去東宮好好遊覽一番,下午再帶上你的弟妹和平姨去西內苑騎馬射箭,知道嗎?”

李琪連忙起身對父親深施一禮,“兒臣謹遵父皇之命。”

“去吧!”張煥笑著擺了擺手,“你母後這幾天思念你甚切,去探望一下她,讓她為你感到高興。”

說著,他又對李泌施了一個眼色,示意他留下來,待李琪告退後,張煥便對李泌道:“這次琪兒入主東宮,先生是否願意出任太子詹事一職呢?”

太子詹事也就東宮百官之長,雖然是太子時期沒有什麽實權,但往往在太子登位後,就會被提拔為一國之相,職位十分重要,不過前年張煥大刀闊斧改革官制,已經裁去所有的王府屬官,東宮的閑官也裁去大半,僅保留三太三少等榮譽職務,以及一些重要的輔佐官,太子詹事也是保留的官職之一,正三品銜。

李泌立刻搖了搖頭,“多謝陛下的厚愛,只是臣今年已經年近七十,就算做了太子詹事,又豈不讓人詬病?所以臣想來想去,決定輔佐太子到十八歲,臣就正式歸隱,請陛下成全。”

張煥又笑了笑,“那先生就擔任兩年的太子詹事如何?待皇兒滿十八歲,朕答應先生歸隱。”

李泌沉思片刻,忽然問道:“臣想問一下,如果臣為太子詹事,那誰又為太子少詹事?”

太子少詹事也就是接任太子詹事的首選官員,事實上也就是將來的相國候選人,張煥既然只讓自己當兩年太子詹事,那麽擔任太子少詹事的官員也就極為重要了。

張煥暗暗點頭,李泌果然厲害,竟然看透了自己讓他做兩年太子詹事的真實用意,他也不隱瞞,便坦率地告訴了他,“太子少詹事朕已經決定讓中書舍人韓愈擔任,朕也不隱瞞先生,韓愈資歷稍稍嫌淺,從中書舍人一步提拔為太子詹事不太合適,所以朕就想先讓他先做兩年太子少詹事作為晉升階梯,這件事朕昨天已和本月執政事筆的韓相國商量過,得到了他的同意。”

說到這裏,張煥話題一轉,回到了今天召他來的主要議題上,“今天朕請先生來,主要是想先通告先生一下,朕已醞釀了五年的土地實名制將正式從四月一日起推出,由禦史台和土地田畝監聯合執行,用三年時間完成土地的實名登記。”

張煥說出這個決定,李泌的心也隨之沉入了深淵,說明剛才他的猜想是正確的,皇上真的要對世家動手了,所謂土地實名制貌似向全國執行,但事實上普通百姓授田時本來就是實名制,而尋常中小地主雖然占有比授田要多的土地,可是他們可以通過軍功、協助辦學、協助孤寡等辦法得到勛官,只要不是太過分,也大多能過得去,其實說白了,這個所謂的土地實名制就是針對各大世家的最嚴厲手段,變相沒收他們的田產,打個比方,崔家占有土地一萬頃,以崔圓曾官至一品太師為例,他的永業田是六十頃,加上職分田十二頃,也不過七十二頃,那他崔家這一萬頃土地又該怎麽個實名制法,全部給家主崔賢嗎?他當然想要,可是他又擔得起這個萬頃土地的資格嗎?就算平分給崔家族人,崔家子弟大多是沒有官職的平民,也就每人三十畝的標準,也遠遠占不了一萬頃土地,頂天了也就千畝土地左右,剩下的要統統收回,或者課以重稅逼他們交回,所以土地實名制的律令一發,其實就是一場全國範圍內的侵占土地大清理,張煥初登基時皇位不穩,沒有動,他一直忍了近八年時間,才終於等到現在時機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