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重大決策(第3/4頁)

調崔賢進京,讓他出任崔家家主是張煥走出的第二步棋,相信在他的領導下,崔家早晚會步張家的後塵,至於第三步棋,也就是最狠的一步,他已經制定好了方案,這一兩年內將擇機出台。

就在張煥思索對付世家之時,門外傳來了安忠順的稟報聲,“陛下,崔曜已經來了,在宮外候見。”

張煥是在崔曜剛進城時便得到了消息,他立刻下旨命崔曜前來覲見,崔曜身上有大食哈裏發的密信,這是他期盼已久之事,對付回紇首先就需要安穩住西方,他已經得到消息,大食相國葉哈雅已經抵達九原,準備南下長安與自己會晤,既然大食相國親來,那哈裏發又還有什麽必要命崔曜帶信,他總覺得這裏面有點蹊蹺。

另一方面,他也很想知道碎葉戰役對大食的影響,兩國相距萬裏,彼此音信不通,緊靠一些商人帶來一點消息,而這些商人地位低下,根本不可能知道大食上層發生的事情,因此崔曜的歸來或許能帶給他許多啟示,既然連哈裏發都放心地讓他帶信,說明這小子在大食混得不錯,張煥的嘴角不由浮起一絲笑容,崔曜這小子是個人材,難怪是崔圓寄予希望的崔家未來,此人可以大用,不過絕不能讓他繼承了崔家的基業。

想到這,他立刻提筆在張破天的奏折上批下了,‘相國大才,朕不準退仕’幾個字,他放下筆,隨即吩咐道:“宣崔曜來見朕。”

門外立刻傳來長長的呼喝聲:‘陛下有旨,宣崔曜覲見。’

片刻,崔曜匆匆走了進來,向張煥深施一禮,“臣崔曜有辱陛下使命,請陛下責罰。”

張煥忍了一下,卻最終沒有能忍住,他不禁仰天大笑起來,拔汗那早已經歸唐,崔曜卻說有辱使命,實在是讓張煥感到滑稽之極,良久,他才慢慢收住笑容,溫和地對他道:“其實你也沒有失敗,要不是你出使拔汗那,他們的國王也不會在施洋奇襲大食糧庫後揭竿而起,這是你的功勞,朕不會忘記。”

“臣實在有愧。”

“不必慚愧了,你能回來朕也深感欣慰。”張煥擺了擺手笑道:“你姑姑一直惦記著你的安全,不停要朕想辦法救你,說起來應是朕慚愧,朕竟束手無策。”

聽皇上提到姑姑,崔曜的心中泛起了一陣溫馨之情,在他心中,姑姑竟比父親還令他感到親切,他取出拉希德的信,恭敬地遞了上去,“臣這次回來,是受大食哈裏發之托,送一封密信給陛下。”

旁邊過來一名侍衛,檢查了一下信,確認無事才轉交給了皇上,張煥接過信,微微地笑了笑,哈裏發竟會給他密信,這著實有趣,他拆開信,卻又遞給了崔曜,笑道:“他竟然是用大食文寫信,想必你已精通了此語才對。”

崔曜拍了一下腦門,歉然道:“臣竟忘了此事,讓陛下為難了。”

他接過信大聲朗讀了起來,信中的內容竟讓崔曜也大吃一驚,拉希德希望張煥能將葉哈雅扣留在大唐一年,作為條件,大食將不再支持回紇,如果張煥能答應合作,拉希德願意拋棄碎葉之戰的仇恨,正式與大唐締結和平條約。

崔曜念完了信,房間十分安靜,張煥仍然在沉思之中,作為一國君主的親筆手書,他不懷疑拉希德會言而無信,他是在權衡這其中的利弊。

沉思良久,張煥忽然對崔曜笑道:“你在大食呆了只有半年,竟然學會了他們的語言,而且還能認識文字,確實是不簡單,你能否給朕簡單講一講你在大食的經歷。”

“臣十分樂意。”崔曜便將他被阿古什帶到巴格達後的經歷詳細地述說了一遍,最後笑道:“陛下,臣最遺憾的一件事就是忘記告訴學生們我已經走了,讓他們第二天撲一個空。”

張煥聽完,他點了點頭笑道:“想不到大食哈裏發竟與朕同歲,朕從碎葉戰役便可看出此人很有氣魄,現在聽了你的述說,此人確實有大國君主的胸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對手,那你再說一說,他與葉哈雅是什麽關系?”

“葉哈雅是拉希德的尚父,他們家族世代掌握大食的權力,現在葉哈雅父子三人幾乎控制了大食的軍政大權。”剛說完,崔曜忽然又想起一事,笑著補充道:“陛下不妨猜一猜,拉希德對我們的哪一段歷史最感興趣。”

“你不是已經說葉哈雅是拉希德的尚父嗎?”張煥淡淡一笑道:“那他自然是對秦王嬴政如何扳倒呂不韋的故事感興趣了。”

“陛下說得一點不錯,臣聽拉希德親口說過,這次葉哈雅來大唐將商談戰俘之事,談得成是他葉哈雅的功勞,談不成則是哈裏發碎葉兵敗的過錯,葉哈雅這次回去後,他拉希德在巴格達將無立錐之地。”

“原來是這樣。”張煥背著手慢慢走到窗前,不管大食是拉希德當權還是葉哈雅執政,他都不會認為大食對唐的國策會有所改變,國與國之間永遠都是以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為目標,他知道拉希德之所以犧牲回紇,實際上是因為碎葉戰役後,大食也一樣國力衰弱,至少十年之內他們無力再打第二場碎葉戰役,即使恢復國力,他們的真正敵人也是北方的拜占庭,而不應是大唐,在這種情況下,回紇其實已經成為了他們的雞肋,所以放棄回紇來換取掌握大食的權力,他拉希德將得到最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