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重大決策(第2/4頁)

父親左一個貴客,右一個客人,使崔曜心中著實有些不安,但現在不是細談此事的時候,他剛要問祖父病重時的情況,忽然,門口傳來了一陣爽朗的笑聲,“是侄兒回來了嗎?”

崔曜回頭,只見門口走出一人,身材適中,年紀和父親差不多,笑容十分親切,崔曜認出此人就是戶部侍郎房宗偃,剛才門口那輛馬車原來是他的,這時崔曜猛地想起一事,一顆心頓時沉入深淵,祖父曾經說過,準備給他娶的妻子不就是房宗偃的女兒房敏嗎?

他現在出現在崔府,該不會是……

“我前幾天聽皇上說,侄兒這幾天就該回來了,所以沒事便來坐坐,沒想到今天真的就遇到了。”房宗偃瞥了一眼古黛,慢慢走上前意味深長地笑道:“侄兒能平安從大食歸來,真是天大之喜,敏兒這些天也喜極而泣,侄兒有空還是去看看她吧!”

崔曜默然不語,崔賢見有些冷場,連忙笑著打圓場道:“站在門口這麽久,大家都乏了,快些進府去吧!”

房宗偃對崔曜的冷淡也視而不見,他亦撫掌大笑道:“是極,侄兒不遠萬裏歸來,早已疲憊不堪,我們卻在這裏鴰噪,真糊塗了,來!來!來!侄兒快些進門,好好梳洗後再給我們講一講大食的經歷,我真是有些等不及了。”

崔曜帶著古黛正要進府,就在這時,一匹快馬疾奔而來,馬上侍衛勒住戰馬朗聲道:“陛下有旨,宣崔曜及黠戛斯公主即刻進宮。”

不知為什麽,崔曜此時竟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心中湧起一種難以言述的喜悅,他連忙深施一禮,“臣崔曜領旨,即刻進宮。”

……

禦書房內,張煥正對一份奏折沉思不語,奏折是張破天所上,表示他已經年邁,不能勝任相國的職位,欲辭去兵部尚書一職,並退出政事堂,並請求張煥看在張若鎬的份上,賜還張家的土地,並給張家家主張燦一定的職位。

算起來張破天今年六十八歲,離大唐法定退仕年齡七十歲還差兩歲,按照常理他要主動提出退仕也應該是明年下半年的事,他現在就主動提出退仕,不用想,張煥也明白他的意思,他是想用最後兩年的時間來換取張家振興的機會。

自從張煥登位後,張家並沒有得到所以人想象中的恩寵,相反,張家所有的土地都被收為國有,並分配給了無地之民,僅僅給張燦個人留了二十頃土地,作為他虞鄉子爵的永業田,而且張燦連一官半職都沒有得到,更談不上助他恢復張家名門世家了,張家現在的光景甚至連張煥在隴右時還不如,連唯一引以為傲的北都書院也在大治三年的勸學令中改辦成了官辦學校,這些年來,張家愈加破敗,好容易聚攏起來的一點人心也散了,分家的分家,遷走的遷走,太原老宅僅僅只有十幾戶張家的嫡親在苦苦撐著,全靠商鋪的一點點租金度日,在太原城,張家的輝煌已經成為昨日黃花,現在的張家也只能勉強算一個大戶人家,為此張破天幾次提醒張煥多少關照一下張家,但張煥卻總是笑而不語。

這一次,張破天竟然以退仕來交換張家的興起,張煥終於忍不住冷冷地哼了一聲,或許他以為自己特批崔家進京就是對崔家的關照,如果他真是這樣想的,那張破天就真是有點老糊塗了,確實該退仕了,他竟看不出崔圓死活不肯讓崔賢進京的原因,也看不見自己調崔賢進京的真正用意,若不是崔賢進京,他又怎麽能當上崔家家主,將崔家的根基遷到長安來呢?

張煥背著手在房間裏慢慢地踱步,算上今年,他登基已經整整五年了,前三年他主要的精力是恢復大唐的元氣,鞏固自己的皇位,後兩年又集中精力進行碎葉戰役,現在戰爭已經平息,回紇則掌握在他的股掌之間,他根本就沒把頡幹迦斯放在心上,連張三城守捉都攻打不下的人,哪有什麽資格做他的對手?

隨著國內國外局勢的平靜,他的心思又慢慢回到解決世家問題上來,崔圓的去世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契機,當然,世家是百年積累而成,他們對人材的培養遠遠要超過一般人家子弟,所以消滅世家的影響也不是一年兩年能辦到,或許要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但不管要多少時間,他首先要做的,就是鏟除世家生存的土壤,一是要把世家所享有的智力資源變為國有,為此,他在大治三年頒發了勸學令,以廣辦官學為借口,巧妙地將各大世家的私學改為官學,並改革了科舉制度,在省試的基礎上加了州試,取消了各大書院士子直接參加省試的特權。

其次就是要剝奪世家的財力,當初為了收各大世家的軍權,他讓了一步,崔家、裴家、楚家都給了他們一萬頃土地,享受親王待遇,現在該是秋後清算的時候了,事實上他從年初就開始著手進一步削弱世家了,他將裴明遠調任益州刺史,並將公主李素賜婚於他,果不其然,兩個月前,裴家正式罷免了裴明遠的家主之職,改由裴佑出任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