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碎葉風雲(十八)(第3/4頁)

“將軍請息怒,屬下建議還是應允許他們殺馬,以暫時解決糧食不足,然後待事態稍稍平息,再將他們和埃及軍換防,讓他們位於中間,以防止他們投敵。”

阿蘭滿臉怒氣略略緩和,殺馬是軍中大忌,他一直堅決反對,但從現在的局勢看來,想全部脫逃已是不可能,那麽就索性讓協從國軍成為呼羅珊軍的墊腳石,沒有馬更好,就讓他們在後面拖住唐軍,阿蘭終於微微點了點頭,“好吧!我同意他們殺馬解決糧食問題,但也不能一味安撫,須寬嚴相濟才行,我剛才的命令不變,有膽敢藏匿文書者一律處死。”

命令完畢,阿蘭十分疲憊地坐了下來,他從沒想過會陷入今天這個困局,一場突來的暴風雪打亂了他的作戰計劃,阿蘭·梅賽因,這位曾隨拉希德哈裏發遠征拜占庭、被譽為‘綠圓頂宮的守衛者’的大食名將,將不得不面對極其嚴重的後果,十三萬大軍的生死存亡,至今為止,阿蘭皆不認為自己犯下什麽戰略性的錯誤,是的,上天曾經給了他兩個多月的時間,但他無法攻下碎葉城,大食人對攻城從來都有先天的缺陷,無論是伍麥葉王朝還是阿拔斯王朝對攻城的軟弱都是一脈相承,數百年間曾四次圍困君士坦丁堡,四次皆攻城失敗,所以碎葉的攻城失敗也不是偶然,說到底是大食的決策層低估了攻打碎葉城的艱難程度,也低估了唐軍對守城的堅韌,更低估了大唐傾盡舉國之力打贏碎葉戰役的決心,上天不會再給他兩次機會,既然阿蘭兩個多月都無法拿下碎葉,那機會就自然轉到了唐軍的手中,這是天經地義的公平,一場有利於唐軍的暴風雪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統帥室中十分寂靜,幾名高級將領都在等待統帥的下一步訓話,阿蘭似有所覺,他立刻從沉思中驚醒,擺了擺手道:“我們繼續開會,下面商議一下從東路突破的可能。”

……

唐軍的傳書已經完全擾亂了協從國士兵軍心,幾乎每一個協從國的軍營裏都有人在公開談論如何去投降唐軍,軍官們也各懷心事,根本不聞不問軍營中越來越危險的氣氛。

拔汗那協從軍的大營內,一名哨兵正站在一塊大石上,向上千名士兵大聲宣講,“我在大雪中幾乎死去,幸得唐軍所救,他們告訴我拔汗那已經發生了巨變,唐軍從阿史不來城出兵,焚毀了大食人的軍糧,殲滅了薩曼家族的走狗,我們的國王已經揭竿而起,正式和大食人分裂,投向了大唐,各位弟兄是否知道,當年我們歸屬大唐時,他們從不向我們征一文稅,而大食人和薩曼家族卻盤剝得我們家破人亡,強占我們牧場,還強迫我們放棄自己的信仰,這樣的統治者我們還在為它賣命,弟兄們,聽我的,我們向大唐投降,幫助我們的國王去。”

哨兵的話激起了無數士兵的共鳴,甚至許多軍官也生出了強烈的投降意願,連他們的國王都反叛大食了,那他們還有什麽理由在這裏為大食人效命。

“呼羅珊人來了!”不知誰大喊一聲,只見從營門口沖進一隊殺氣騰騰的軍隊,足有百人,皆鐵甲鐵盔,手執彎刀,一個個面目兇惡,眾士兵都嚇得臉色大變,紛紛後退,他們就像一群被欺壓習慣的綿羊,從內心深處懼怕呼羅珊人這頭惡狼。

為了收繳協從國軍手中的傳書,呼羅珊軍隊派出了十支巡查隊,每隊百人,這一隊人正好查到了拔汗那軍營。

“你們聚在這裏幹什麽!想造反嗎?”領頭的呼羅珊軍中隊長大聲吼罵,聲如雷鳴,他一眼看見站在大石上宣講的士兵,手一指道:“這個人就是造反份子,把他給我抓起來。”

立刻有十幾名呼羅珊士兵向宣講的士兵沖去,拔汗那士兵們膽怯地後退,他們還是缺乏反抗的勇氣,那名士兵見呼羅珊人橫沖直撞跑來,他心中憤怒之極,大聲喝道:“弟兄們,你們為什麽不反抗,難道你們真要任由呼羅珊人殺我嗎?”

“給我殺了他!”呼羅珊人中隊長惡狠狠地下達了殺人命令。

十幾名呼羅珊人包圍了大石,紛紛拔刀向他砍來,士兵見已無退路,他大吼一聲,拔劍撲了下來,一劍刺穿了一名呼羅珊士兵的胸膛,但其他人的刀已經落在他的身上,他渾身是血,跌跌撞撞逃跑,士兵的鮮血終於點燃了拔汗那人心中的血性,他們綿羊般的膽怯消失了,被激怒的士兵們忽然呐喊一聲,紛紛拔劍猛撲上來,圍住一百多名呼羅珊人劈殺,營帳中的拔汗那士兵也沖了出來,四千人仿佛憤怒的浪潮,迅速將百余名呼羅珊人吞沒了。

“殺出去,投降大唐!”拔汗那人的吼聲傳遍了整個協從國軍駐地,無數拔汗那士兵爭先恐後向北方逃去,最後連他們的軍團長也脫去大食軍服,混進士兵之中一齊北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