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碎葉風雲(十七)(第3/4頁)

曹漢臣當即下令道:“弩機軍進入陣地,陌刀手準備,騎兵布兩翼,再傳我命令,火速調霹靂車前來支援。”

六千弩機軍立刻在戰壕前列陣為三排,半蹲下來,開始拉弦上箭,這是專門訓練的弩兵,他們使用唐軍射程最遠、威力最大的伏遠弩,極為精準,百步外可洞穿敵軍的普通盾牌,但唯一的缺憾是上弦慢,操作不便,而且雨天也不能使用,所以唐軍便采用了秦軍發明的三段射擊法,排列成三排交替射擊,這樣,在敵軍騎兵百步沖刺內,每名弩兵可射出三箭。

而在他們身後則是五千陌刀軍,排列成兩排,執兩丈長的陌刀,當弩機軍三輪射完,就由他們來頂上,他們將是對付大食騎兵的主力,兩萬輕騎兵則呈雁翼排列在兩側,可收可放,以攔截敵軍的散兵奔逃,站在最後的是五千槍兵,這支槍兵也就是曹漢臣的牙軍,士兵均來自關中,個個身高體壯,手執三丈長槍,列成一個巨大的方陣,也是對付騎兵的利器。

片刻,唐軍便已經準備完畢,而在遙遠的地平線上,一條黑線隱隱出現了,這支軍隊是副將默雅利率領的四萬大食軍,由兩支突厥奴隸軍團和兩支埃及軍團組成,他們的任務和曹漢臣部一樣,是為了攔截北上的唐軍從背後襲擊大食軍主力,目前阿蘭率領的十幾萬大食軍主力位於距碎葉十五裏的裴羅將軍城,那裏是碎葉的衛城,就在這座衛城之側大食軍主力仿佛一只巨大的蝮蛇,張開了血盆大口,等待碎葉唐軍送上門去。

此刻,默雅利也看見了遠方的唐軍,他暗暗吃了一驚,昨天斥候還報告唐軍在葉支城,沒有想到他們現在就推進到了此地,竟然距離裴羅將軍城這麽近,而且從對方的步陣來看,人數不比他少,疏勒一戰,默雅利被唐軍俘虜了整整三年,他在碎葉銀礦當過礦工,直到兩年前被唐軍釋放,雖然他因此對唐軍十分了解,而被派為副將,但他的骨子裏卻對唐軍有一種懼怕,唐軍強大的武器和訓練有素的士兵給他留下了刻骨的記憶,大食軍雖然能橫掃西方,但對這支強大的東方軍隊卻沒有絲毫優勢,甚至武器裝備上還處於劣勢。

“默雅利將軍,我們是否要迎戰?”一名突厥軍團長躍躍欲試,突厥奴隸軍是當年大食在與西突厥作戰時俘獲的突厥士兵,將他們改編成大食的軍隊,駐紮在阿姆河以東,雖然名為奴隸軍,但那主要是指第一代突厥人,經過數十年的演變,突厥人在大食已成為一個特殊種族,世代為大食人的雇傭軍,有點類似大唐的軍戶,他們作戰驍勇,僅次於哈裏發近衛軍和呼羅珊本宗軍,在大食軍中有著極高的評價,事實上三百年後,正是這支突厥軍控制了黑衣大食的軍政,大食哈裏發成為他們的傀儡,可隨時被廢立,這支軍隊也就是現在土耳其的祖先。

從默雅利的本意來說,他並不願意與唐軍作戰,甚至想掉頭後撤,他是來攔截唐軍北上,而不是主動去與唐軍決戰,不過他也知道,後撤就意味著自己的官運到此終結,無論什麽理由,哈裏發都絕對不會容忍一個逃跑的懦夫將軍。

他沉吟了半晌,便回頭問四名軍團長道:“我需要一支軍團前去試探唐軍的虛實,是突厥人願意打頭陣,還是埃及人願拔這個頭籌?”

“這還用問嗎?”兩名突厥軍團長對視一眼,傲慢地說道:“突厥人和大唐打了幾百年的仗,除了我們,誰還有這個資格和唐軍對壘,西方的黑白人靠邊吧!”

“好!那就由突厥第二軍團挑戰唐軍,不必硬戰,發現不支便可立即退回。”默雅利吩咐兩句,立即下令道:“突厥第二軍隊出擊!”

隨著默雅利一聲令下,一萬突厥軍從大隊中奔騰而出,仿佛一把利刃,卷裹著漫天的殺氣,向數裏外的唐軍刺去。

這支突厥軍已不再是當年與隋唐軍對壘的北方勁敵了,他們的編制和裝備和大食軍已經沒有什麽區別了,尤其在遠距離武器上,本來突厥人學到了漢人的制弓技術,弓箭十分犀利,但由於大食人已經習慣投擲短矛,在被大食人收編後,突厥人也改用短矛,放棄了弓箭,而且軍隊編制也和大食人一樣,以一個軍團為獨立的作戰單位,約一萬人,下面分為十個大隊,千人一大隊,大隊下又以百人為一中隊,最後是十人為一小隊,簡單清晰,隊長陣亡,上一級軍官可以直接任命新隊長。

“殺!”鋪天蓋地的突厥騎兵已經沖到了五百步外。

唐軍的陣營依然紋絲不動,六千弩機兵開始從地上端起近二十斤重的伏遠弩,將伏遠弩的一端頂住自己的肩窩,冰冷的箭頭瞄準了對面黑壓壓的突厥騎兵,三百步了,突厥騎兵已經沖進了伏遠弩的射程,但三百步的箭頭余勁已消,不能穿縞,弩機兵依然紋絲不動,他們在等待最佳的射程,這支弩機兵來自河東,經過三年時間嚴格的訓練,對於距離的感覺已到分毫不差的程度,他們事先已經得令百步放箭,那就無需再擊鼓傳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