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勢力(第4/4頁)

“快快帶他來見我!”

崔圓話音剛落,崔曜便如一陣風似的跑了進來,“祖父!”崔曜進屋倒頭便跪下,聲音有些哽咽道:“孩兒不孝,離家七個月才回。”

崔圓的鼻子也有些發酸,他連忙擺手笑道:“傻孩子,男兒志在四方,你能遠赴碎葉考察,祖父高興還來不及呢!怎麽會怪你,快快起來。”

崔曜站了起來,崔圓見孫兒又長高了一截,皮膚雖然變得黝黑,但身體卻結實了很多,從前的文弱之氣盡去,眉眼間添了幾分剛毅果敢,他心中十分欣慰,這才是他的孫兒,比他父親當年可強多了。

“你坐下,祖父有話問你。”崔圓讓長孫坐下,他隨即問道:“你的策論可寫好了。”

“回稟祖父,孫兒已經寫好,今晚略作修改後明日便可交給祖父。”

“你不用給我,直接交給國子監就是。”崔圓沉吟一下,話題便轉到了葛邏祿人的身上,“我聽說你們回來時遇到了葛邏祿人的偷襲,這是怎麽回事?”

崔曜想起了那夜恐怖的屠殺,那是他長這麽大以來第一看到如此血腥的場面,他至今還心有余悸,他嘆了口氣道:“葛邏祿人這次只是強盜式的襲擊,並不是他們整體部族的南遷,不過我擔心這件事會成為葛邏祿人南遷的借口,孩兒聽說北方氣候變冷,由此聯想到了五胡亂華。”

崔圓點了點頭,“你能有此眼光也算不錯,但祖父希望你的眼光看得更遠更廣,碎葉發現了大銀礦,使它已經成為關系到大唐的戰略利益之地,同樣,大食人也同樣不會容忍碎葉這顆插入昭武地區釘子,所以,無論是葛邏祿人南遷也好,回紇人國策搖擺不定也好,這些都是表象,其實根本點還是大唐帝國和大食帝國在蔥嶺以西的較量,或許五年、或許十年,當兩國的利益無法調和,兩個帝國之間必有一戰。”

說到這,崔圓取過一本書,遞給長孫道:“這是杜環寫的經行記,詳細記錄了大食這個國家的情況,這是一個不亞於大唐的帝國,地域廣袤、人口眾多,我們不能輕視於它,你拿去好好讀一讀,能更好地了解這個西方大國,祖父希望你將來也能和施洋一樣,為大唐的西進戰略盡一份力量。”

“孩兒不會讓祖父失望。”

崔曜明白祖父對自己的期望,他恭敬地接過書,沉思片刻,又對祖父道:“孩兒還有一件事情要向祖父稟報。”

“你說,是什麽事?”

崔曜便將在鹹陽縣遇到石慕華兄妹被回紇人追殺一事詳細地說了一遍,最後道:“孩兒認為,黠戛斯人與回紇百年世仇,我們大唐完全可以用它來牽制回紇,這是一顆絕妙的棋子,所以孩兒便自作主張,將他們兄妹帶來,請祖父考慮此事。”

崔圓的眉頭微微一皺,他從孫子的敘述中發現了另外一個線索,那些追殺石慕華兄妹的回紇人,他們會不會就是三年前突然失蹤的回紇人細作?此事倒是一個線索。

不過孫子關於利用黠戛斯人來牽制回紇人的想法也確實可行,這樣大唐對付回紇人便可以多管齊下,聯姻是懷柔、糧食援助是誘惑、北庭增兵是軍事威脅,而支持黠戛斯人則是在回紇人的背上插上一刀。

“好吧!你先讓他們兄妹來見我,若確實可行,我會親自領他們進宮朝覲皇帝陛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