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勢力(第3/4頁)

崔曜心中一動,目前西域的局勢他是知道一二,黠戛斯位於回紇的西北,有數十萬族人,與葛邏祿人勢力相當,他們與回紇人是百年世仇,也屢遭葛邏祿人壓迫,如果大唐能扶持他們的話……

這時,石慕華從腰間取出一塊金牌,誠懇地對崔曜道:“這就是當年大唐玄宗皇帝冊封我祖父為葉護的金牌,以此為信。”

“我怎麽會信不過石兄。”崔曜笑著擺了擺手,他也低聲道:“既然石兄如此坦誠,那我也不瞞你了,我祖父便是大唐的前右相,他雖然病退在家,但對大唐朝政也還有一點影響力。”

‘崔圓?’石慕華心中一陣狂喜,他激動得一把抓住崔曜的胳膊,急聲道:“這個忙崔公子一定要幫我,我們五十萬黠戛斯人都會感激不盡。”

“請石公子放心,我會盡力說服祖父,實在不行,我就直接找我姑姑,請她替你們引見大唐皇帝陛下。”崔曜遠遠望了一眼正偷偷看他的古黛,他忽然下定了決心,無論如何要幫助他們兄妹完成使命。

……

商旅繞了長安城半圈,從春明門緩緩進入了長安城,一股喧囂熱鬧的氣息頓時撲面而來,石慕華曾經來過長安,神態倒也自若,但他的妹妹古黛卻是第一次來,面對如此宏偉繁華的城市,她眼睛裏充滿了震驚。

駱駝隊到了東市,崔曜便對他們兄妹道:“我們下駱駝吧!”

三人拉動韁繩,駱駝跪了下來,他們從駱駝上跳下,崔曜向駝隊的首領穆塔拱手謝道:“穆塔大叔,我這就回去了,若有什麽困難,請盡管來宣陽坊找我。”

穆塔也拱手笑道:“崔老弟,願你明年能金榜題名,也到安西去做官。”

“各位大叔保重!”崔曜向所有人揮了揮手,眾胡商也向他揮手道別。

“我們走吧!”崔曜轉身便向宣陽坊方向大步走去。

“謝謝穆塔大叔,謝謝各位大叔。”石慕華和古黛向胡商們行禮致謝,他們轉身向崔曜追去,三人漸漸消失在茫茫的人海中。

穆塔看著他們背影消失,暗暗嘆了口氣,心中對崔曜竟有了一絲依依不舍之情,他轉頭看了一眼東市高聳的城墻,心中頓時激動起來,回頭對眾人喊道:“我們直接去市署登記,爭取今天就把貨脫手了。”

……

崔府依然在宣陽坊,三年的時間,崔圓更加蒼老了,他的頭發已經全部脫落,戴著一頂帽子,身子也變得骨瘦如柴,整天就呆在書房裏哪裏也不去。

此刻,這位大唐元老正坐在書案前細讀一本奏折,這是皇上特地派人送給他的折子,是回紇忠貞可汗要求迎娶大唐公主的請求,這也是崔圓發揮余熱的一種方式,一些重大的國事皇上都會派人將奏折副本送給崔圓,征求他的意見,如去年開始實施的兩稅法,事關重大,崔圓也參與了整個決策過程。

而回紇要求娶大唐公主,這也是一件大事,回紇在三年前與大食達成了西進的諒解錄,大食說服葛邏祿人讓出夷播海以東的大片領土,使回紇人的勢力能夠抵達夷播海,這就為回紇包圍黠戛斯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正是在這個契機下,回紇與大食走得越來越近,去年大食與回紇互相交換了質子,同時在粟特商人和摩尼教的雙重影響下,回紇傳統貴族開始失勢,西進的國策已經悄然放棄了。

現在回紇人提出聯姻,這必然是回紇又想和大唐修補關系的一種表示,典型的雙頭鷹策略,崔圓沉思了良久,終於在奏折的副本上寫下了自己的意見:‘臣以為,拒絕唐、回聯姻必會將回紇徹底推向大食,使我碎葉一地腹背受敵,不利於大唐西擴的國策,實不智也,回紇國內也有親唐一系,大唐公主北上,必將使回紇親唐一系深受鼓舞,繼而擴大對回紇國策的影響,至於立可敦一事,藥羅葛靈必不虛言,臣推斷忠貞可汗有立雙可敦之意,若如此,臣以為聯姻利大於弊,陛下可以同意,但在聯姻的同時也要增兵於北庭,軟硬兼施方可讓回紇人不敢輕視於大唐。’

崔圓放下筆,吹幹了墨跡,又仔細地讀了一遍,雖然寫得簡單,但他相信皇帝陛下能夠明白自己的意思,即使不能使回紇完全倒向大唐,也要讓它保持中立,這樣大唐才能贏得時間加快西擴的步伐。

“老爺,”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起,門外傳來了老管家激動的聲音:“曜公子回來了!”

“啊!”崔圓驚喜交集,自己的長孫七個月前去碎葉調查銀礦,據說回程時還遭遇了葛邏祿人的襲擊,著實讓他擔憂不已,崔圓的長子崔賢現任廣州刺史,而長孫便從小由他撫養,祖孫二人的感情極深,兒子的平庸使得崔圓幾乎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長孫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