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淮西有事(第3/3頁)

‘是啊!這封奏折應直接批轉給戶部才對,怎麽到了自己手中?’

張煥背著手在房中來回踱步,為此他百思不得其解,難道李希烈遣返難民是另有深意?一念至此,張煥猛地想到了一種可能,那就是李希烈遣難民是借口,手伸向淮南才是本意,而裴俊也看出了有這個可能,所以才將此奏折緊急轉給自己。

這時,遠方的鐘聲再一次敲響,卯時三刻到了,但張煥卻在朝房裏坐不下去了,他站起來便對牛僧孺道:“若元侍郎找我,你告訴他我去處理一下隴右之事,中午前趕回。”

……

馬車出了皇城,沿著春明大街向東疾駛,車窗外人聲喧鬧、顯得十分熱鬧,但張煥卻坐在馬車中陷入了沉思,崔慶功和韋德慶的中原大戰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卻沒有人注意淮西李希烈,而且這些年大唐各地軍閥層出不窮,大家的目光要麽是注意隴右的自己、要麽是蜀中的朱泚、要麽就是淮北的崔慶功、陳留的李懷先、朔方的李正己,卻沒有人去注意淮西的李希烈。

他長期躲在崔慶功的陰影之下,又處在人口稀少、在大唐無足輕重的淮西,再加上他從不幹涉地方政務,實際上對淮西也談不上什麽控制,所以朝廷也並未將他放在心上。

張煥又想起了崔慶功進攻襄陽之事,他也悄悄出兵江夏,可一見勢頭不對,便立刻縮回淮西,但也由此看出此人確實也是心藏野心,現在他又要趁亂打淮南的主意了。

換句話說,李希烈其實是一條假裝冬眠的蛇。

但這份裴俊轉給張煥的奏折卻從另一個側面提醒了張煥,要想將山南與淮南連成一體,並不一定要攻打崔慶功,拿下李希烈的淮西也是同樣能達到效果。

……

馬車駛進了東市,先到乾雲大酒樓,一名親兵上樓去了,片刻,他又從酒樓裏出來稟報道:“都督,李司正有急事剛剛趕去了吳珠越寶店。”

“都督,要不我們就在這裏等一等吧!”李定方在一旁建議道,這一群人浩浩蕩蕩地走來走去,他總覺得有些不妥。

“去看看後面是否有人跟著。”張煥隨口向身後的方無情令道。

方無情點點頭,他立刻便象影子一般地消失了。

“調頭,去吳珠越寶店。”

馬車緩緩調頭,向吳珠越寶店駛去。

片刻,馬車停在了店門口,張煥進了店門,店堂裏冷冷清清,只有一個人正背著手饒有興致地打量著幾款新到的首飾,張煥一眼便認出了她的背影,李翻雲依然穿著一襲道袍,在珠光寶氣顯得實在有些格格不入。

“怎麽,女道士對這些俗物也有興趣嗎?”張煥走到她身後打趣地問道。

李翻雲一回頭,卻見是他,便笑道:“道士也要養三清,怎麽能脫俗,再者我又不是真道士,就不能看麽?”

說著,她忽然想到一事,便向外看了看,只見大門外果然站滿了騎兵,不由眉頭一皺又道:“你能否讓你的親兵離這裏遠一點,不要讓別人對這裏引起懷疑。”

“你放心,現在應該沒有人跟蹤我。”張煥笑了笑,但他還是向李定方吩咐了幾句,李定方留下數十人,他則帶領大隊騎兵暫時離開了店鋪。

李翻雲一直見親兵們走遠了,這才對張煥笑道:“這裏馬上將要發生一件有趣的事,你要不要一起看一看?”

“我也有要緊事找你……”張煥見李翻雲笑得有些古怪,便微微一笑改口問道:“說說看,怎麽個有趣法?”

李翻雲剛要解釋,卻一眼看見幾個人從遠方騎馬而來,便拉了一下張煥,“他們來了,我們且到裏面去等候。”

大街上的幾個人明顯是從外地而來,一路風塵仆仆,眼看要到了店鋪,其中一人便指著旗幡笑道:“馬大哥,前面的吳珠越寶店就是我舅舅所開的珠寶店,他一定為我們準備好了豐盛的接風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