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安西戰略(五)(第3/3頁)

就在這時,忽然有幾名遊哨從北面疾駛而來,他們跳下馬,飛跑上前稟報道:“曹將軍,我們在上遊三裏外發現了一支在駐營的隊伍,約有一千余人,看他們的裝束不象吐蕃人,屬下沒有見過。”

曹漢臣一怔,他又急忙問道:“他們是不是穿白色軍服,配長刀。”

這是疏勒軍的裝束,但遊哨卻搖搖頭道:“不!不是,他們是穿著一身黑色皮甲,手執圓盾、短矛,腰上佩的是彎刀,戰馬極為雄駿。”

“大食人!”曹漢臣的臉色刷地變得慘白,若大食的軍隊出現在拔換城附近,那意味著什麽?

旁邊的關英急忙勸道:“曹大哥不要急,對方只有一千人,或許並不是你想的那樣,他們是護送使臣之類也說不定。”

曹漢臣一下子站了起來,沉聲令道:“立即上馬,準備戰鬥。”

一聲令下,唐軍紛紛上馬,檢查自己的武器及裝備,很快,趁著夜色,唐軍兵分兩路,關英率一千人過河去包抄敵軍後路,而曹漢臣則率二千人繞了一條弧線悄悄向河上遊而去。

……

正如關英所猜,這支大食軍正是護送使臣而來,但不是吐火羅總督阿羅斯的使者,而是大食哈裏發邁赫迪派來特使,大食不僅要和吐蕃聯合奪取安西,更打算與吐蕃結成長遠的戰略同盟,目標就是大唐。

此時的黑衣大食經過數十年的擴張和治理,正處於強盛之時,他們已經完全消滅白衣大食殘部,在對拜占庭帝國的戰爭中也取得了主動,因此,邁赫迪在接到吐火羅總督阿羅斯的報告後,異常重視,但在僅僅考慮一天後,他便在給阿羅斯的回信中寫道:‘蔥嶺絕不是阿拉伯與大唐的分界線……’

他派來的特使叫阿古什,是他的親弟,時任耶路撒冷總督,他可全權代表大食哈裏發來和吐蕃贊普談判。

阿古什年紀約三十余歲,身材高挺,長著一張高貴而驕傲的臉龐,現在距離拔換城已不足三十裏,他不願意在黑暗中進城,那樣會失去大食人的尊貴,他要在朝霞的沐浴下昂首進入拔換城,但他卻忘了,黑夜中也是充滿了危險。

此刻,這位大食的第三號人物正在一頂漂亮的白色帳篷中寫著他的東方見聞錄:‘在這裏我沒有看見滿樹的絲綢,只有低矮劣等的馬匹和茫茫的大漠,這裏的人沒有傳說中用刷子寫字,他們羊皮紙上記錄著各種古怪的符號,注意了,我這裏說的是羊皮紙,是一百多年前我們祖先曾使用過的東西,我現在開始懷疑那些在戰爭中被俘的造紙匠們,他們究竟是不是唐朝人?……’

“親王殿下!”一名將軍在帳外稟報道:“我們有幾個遊哨沒有回來,我有些擔心,希望殿下允許我們立即起程。”

“這個真是個野蠻的地方!”阿古什嘟囔地罵了一句,他正要同意起營,卻就在這時,四周突然爆發出一陣大喊,慘叫聲響徹一片,一名大食士兵跌跌撞撞跑來稟報,“殿下,有敵人向我們襲擊,有數千人之多。”

阿古什臉色霎時變得慘白,他將手放在胸前,望著天空喃喃道:“真主保佑我!”

……

唐軍仿佛狂風一般殺進了大食軍的營地,他們揮動著馬槊在大食營中縱橫殺戮,戰馬踏翻營帳、戰刀劈掉了頭顱、馬槊刺穿了胸膛,大火在熊熊燃燒,唐軍暴烈而殘酷地屠殺著剛剛睡下的大食士兵,而一些大食士兵零星的抵抗完全被唐軍吞沒了。

這時,曹漢臣一眼看見有數百大食騎兵護衛著一個騎著白色戰馬的男子正趟過河水向西奔逃,他立刻揮手令道:“弟兄們跟我追上去!”

曹漢臣一催戰馬,率領大隊騎兵銜尾追去,他忽然生出了一個念頭,立刻向一名偏將吩咐幾句,偏將率領數百人向東北方向而去。

四百騎兵保護著阿古什趟過小河,剛向西逃出數百步,忽然,他們前方的黑暗中也出現了大隊敵人騎兵,亂箭齊發,大食軍措不及防,被射得人仰馬翻,一下子死傷了百余人。

後有追兵,向西之路又被截住,而東面也出現了敵軍的影子,大食人就仿佛一群被圍獵的鹿群,慌不擇路地向北而逃,他們或許不知道、或許忘了,前方幾裏外便是一片占地數百頃的大沼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