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漕運之爭(上)(第3/3頁)

下午,在中書省內,在數十名尚書、侍郎以及卿監的高官臨時會議上,裴俊正式宣布了實施新內閣制,裴俊、張煥、李勉三人為首席內閣大臣,裴佑、盧杞、崔寓、楚行水、韋諤、崔慶功六人為內閣輔臣,並取消了給事中的審核權,改為秘書郎負責整理文書、召集會議。

原則上每月將召集一次內閣會議,商議決策軍國大事和重大人事變動,若生病或不在長安,可授權他人代為出席。

這是自慶治元年世家內閣制施行以來,大唐朝政體制最為重大的一次變革,它其實是在制度上確認了朝廷三大勢力在權力上的利益分配,從此大唐進入了三權鼎立的時代。

張煥在給隴右的胡鏞寫信,向他通報這次重大的朝廷格局變動,以及隴右的新民團方案。

“老爺,雲小姐來了。”門口傳來管家低低的稟報聲。

“讓她進來。”

張煥抓緊時間將最後一行字寫完,隨著‘沙沙!’的腳步響起,他寫完了最後一個字,將筆放下。

“弟,你找我有事嗎?”李翻雲微笑著走了進來。

“大姐請坐。”張煥連忙取出一個軟坐墊,笑著遞了過去。

“說吧!什麽事?”李翻雲沒有寒暄,她坐下便開門見山地問道,這麽晚弟弟還找自己來,必然是有大事。

張煥臉上的笑意漸漸地消失了,他沉吟一下便道:“此事事關重大,我希望大姐親自走一趟。”

他站了起來,快步走到書架上找出了一卷淮北地圖,將它攤在桌上,指著八百裏長的漕運河道,“大約半個月後,一百萬貫錢將經過淮北運河北上中原,接引使是新兵部侍郎李懷,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崔慶功和韋德慶都要下手奪取這票漕船……”

張煥詳詳細細地將任務描述了一番,最後問她道:“你還有什麽疑問嗎?”

李翻雲想了一想便問道:“我只擔心崔慶功聽從了崔小芙的勸說,如果他放棄奪漕船的念頭,那我該怎麽辦?”

“你不用擔心,不管誰勸他,他都絕不會放棄。”張煥冷冷一笑道:“他是一頭狼,狼永遠也改變不了吃肉的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