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漕運之爭(上)(第2/3頁)

說到最後,崔小芙幾乎聲嘶力竭,她激動得用鎮紙敲打著禦案,淚水從眼中洶湧而出,這一刻,女人軟弱的一面在她身上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崔慶功有些呆住了,他從未見過妹妹發這麽大的火,他嘴唇動了動,一口氣悶進了心中,只咬牙低頭不語。

房間裏靜悄悄的,仿佛暴風雨後的風雲消散,過了一會兒,崔慶功站了起來,轉身向外走去。

“你站住!”崔小芙叫住了他,“你要到哪裏去?”

“我回汝陽。”崔慶功冷冷說道:“既然你無法替我圓棗陽之事,那我回去殺一批人,讓你有個交代。”

“你回去也可以,但我要警告你,不許你打漕運的主意,此事事關重大,你一定要以大局為重。”

“以大局為重。”崔慶功低哼了一聲,快步去了。

崔小芙見他去了,她渾身癱軟無力地倒了下來,她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累過。

……

退了朝,崔寓便匆匆地上了馬車,馬不停蹄地趕到了宣陽坊,今天是大哥崔圓回山東的日子,他要趕在大哥離去前和他見上一面。

院子裏已經堆滿了行李,長孫崔曜正指揮下人們裝上馬車,他見崔寓進來,連忙上前施禮,“孫兒崔曜給二爺爺見禮。”

望著這個聰明知禮的孫子,崔寓忽然想起了今天朝堂上的小皇帝李邈,他們倆倒是有點相似之處,他心中一動,便向他招招手,“你過來,二爺爺有話問你。”

崔寓找個行李箱坐下,笑著問崔曜道:“你見過當今皇上嗎?”

崔曜點了點頭,“我曾和他一起讀過書,他小我一歲。”

“我不是說這個。”崔寓有點不知該怎麽表達自己的意思,“我是說,你覺得他是個什麽樣的人?從你的感覺來評價他。”

“我的感覺?”崔曜沉思了一下,便道:“我覺得他很聰明,考慮問題也很有條理,但他有一個弱點,或許一般人也不算弱點,但作為他皇上的身份,我覺得很有問題。”

“什麽弱點?”崔寓興趣大增。

“他有點感情用事,尤其在對自己不利的時候,他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何以見得呢?你可以舉一個例子。”

“嗯。”崔曜微微嘆了口氣道:“去年夏天,夫子出一題考我們,是默寫莊子的《秋水篇》,他比我晚了片刻,也默錯了幾個字,夫子誇獎我幾句,他便勃然大怒,將我默的書撕得粉碎,扔在我臉上,此後,我就再也沒有進過宮。”

“原來如此!”崔寓笑了笑道:“這件事你爺爺知道嗎?”

崔曜搖了搖頭,“沒有,我沒有告訴祖父,怕影響他的心情,只給姑姑說過。”

“你很懂事。”崔寓站起來愛憐地摸了摸孫子的頭,“爺爺在嗎?”

“在!祖父在書房,我帶二爺爺去。”

“不用了,我自己去,你去忙吧!”

崔寓望著長孫沉穩的小身影,他輕輕點了點頭,崔家的希望,恐怕就在此子的身上了。

崔寓穿過一個長廊來到大哥的書房前,一名侍衛進去替他稟報了,片刻出來道:“老爺請相國進去。”

崔寓走進書房,卻見侄子崔賢也在,崔賢見他進來,連忙站起向他施一禮,隨即對崔圓道:“父親,孩兒有點不放心曜兒,我去看一看。”

“你放心,你兒子比誰都能幹,根本無須你操心。”崔寓呵呵一笑,他隨即坐了下來。

崔圓瞅了他一眼,卻對崔賢道:“去吧!讓曜兒再和他娘呆一會兒,我們晚上出發。”

“那孩兒去了。”

待兒子退下,崔圓這才注視著崔寓,微微一笑道:“剛才賢兒已經給我說了朝會之事,二弟好一個點睛之筆。”

崔寓嘆了一口氣道:“我就是為此事來找大哥,當時我是隱隱感覺到了什麽,卻沒有把握,覺得自己當時有點沖動了。”

崔圓眯著眼笑了,“張煥的布局我也是剛剛才明白,果然是高明,若我沒猜錯的話,張煥原本是安排禦史中丞張延賞來提你那個建議,卻被你搶先了。”

聽了大哥的話,崔寓終於放心下來,他遲疑一下,又問道:“我只是有點不明白,既然他並不想讓出兵部侍郎一職,直接下手就是了,卻為何要繞這麽大個圈子?”

崔圓忍不住笑了起來,“二弟,你不妨再想深一點,崔小芙為何要任命李懷為兵部侍郎?”

“你是說嗣壽王。”崔圓寓一呆,他終於恍然大悟。

……

入夜,天空淅淅瀝瀝下起雨來,四月的雨帶著暖意,雨絲極細極細、隨風飄拂著,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和人們的心田,在這蒙蒙的雨絲中,一盞盞燈光透出一種柔秀的融合的情調。

在張煥的書房內,疲憊了一天的主人正伏案寫著什麽,明天一早,他就要起身去江陵和長沙了,在臨走之前,他需要將諸多瑣碎的事情安排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