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我的條件(第2/3頁)

此刻,張煥的腦海裏勾勒出了一幅清晰的戰略推演圖,在安西和河西兩條線的戰役同時爆發之時,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正身陷吐火羅的困局之中,而後勤九曲地區又被唐軍所占,邏些的援軍無法支援,但就在這時寒冬降臨,戰事不得不暫停,這就給了吐蕃人一個殘喘的機會,吐蕃人在援軍無法抵達安西之際,便策反了葛邏祿人與白服突厥人,命他們從後面進攻北庭,這樣一來,進攻安西的回紇軍腹背受敵,不得不北撤,安西之危得解,但河西的局勢對吐蕃也十分危急,為了爭取時間先解決安西困局,再對付河西,於是,吐蕃的和親方案便順應而生。

想到這,張煥已經完全能判斷出吐蕃的戰略企圖,很明顯,他們是想以和親為餌拖延時間,一旦他們穩住安西局勢,必然會反撲河西。

張煥在房間裏背著手慢慢地走著,奪取河西是他早就定下的既定戰略,不會因什麽吐蕃公主和一點牛羊而改變,他之所以停兵張掖,一方面是冬季來臨,而另一重要原因是他希望得到朝廷的正式授權,把收復河西、安西上升成為國家的意志,使他的征西之戰變得合理合法,正好孤守疏勒的唐軍派來了曹漢臣一行,這就給他出兵尋找了借口。

但時間已經不容許他再久拖不決,此事可在爭取朝廷支持與河西作戰之間同時進行,張煥又沉思了片刻,毅然對身邊的親兵下令道:“傳我的命令到隴右,命裴明遠為主談判人,和吐蕃使者協商敦煌郡的歸屬,再令賀婁無忌部在十日內大舉進攻酒泉郡,命王思雨部從敦煌郡出兵配合,務必在新年前全殲河西吐蕃軍,不得讓他們逃回安西。”

親兵領令轉身跑出去了,就在這時,門外忽然傳來孫管家的聲音,“老爺,吏部裴侍郎來了,可要見他嗎?”

張煥精神一振,他立刻放下了西域的思路,命道:“快將裴侍郎請到我書房裏來。”

張煥今天哪裏也沒有去,就是為了等他,他知道裴俊必然要和自己談判,片刻,裴佑在管家的引導下來到了張煥的書房,一進門他便呵呵笑道:“賢侄的新府邸果然不錯,連老夫也羨慕不已啊!”

“裴二叔取笑了,一座百年舊府,不值一談。”張煥連忙笑著將裴佑請進來坐下,隨即兩名丫鬟進來,奉上了熱騰騰的香茶,裴佑呷了一口熱茶,又笑道:“你可別小看這個府邸,它可是位於長安的九五之位上,當年張説就因為它可沒有少受人彈劾,連裴相現在的府邸,也就是當年楊國宗的府邸,也不得不向南移了不少位置,太後卻把它賞給了你,如此恩典,你可要記住了。”

張煥恍然,不由自嘲地笑了笑道:“我才疏學淺,這些都不知道,難怪太後總問我住得如何?原來這座宅子竟有這麽深的背景。”

裴佑搖了搖頭,淡淡一笑道:“其實你也不是什麽才疏學淺,當年你在太原北都書院求學時,我聽說可是年年第一,只可惜崔慶功之子冒功一案讓你沒有機會參加科舉,真正的才疏學淺者應該是你彈劾的科舉作弊者裴明典才對。”

三言兩語裴佑便繞到了正題上,兩人都沉默了,房間裏的氣氛陡然變得緊張起來,良久,張煥笑了笑道:“裴二叔可是希望我撤回彈劾?”

“不!不!不!你誤會我的意思了。”裴佑連聲否認,他鄭重地對張煥道:“我這次來是受你嶽父,也就是裴相國的委托和你談一談此事,另外,我個人也希望你與裴相之間公事歸公事、私情歸私情,千萬別因政見不合傷了翁婿之情。”

“好!”張煥點了點頭,爽快地說道:“我也不喜歡繞彎子,那裴相國在這件事上是什麽態度,請裴二叔明言!”

裴佑沉吟一下,便道:“裴明典科舉作弊是真,但裴伊和此事確實沒有關系,當時的主考官是禮部侍郎元載,是他點了裴明典的進士,應負有失察之責,相國的初步意見是革去裴明典靈台郎一職,永不再用,元載負失察之責,貶為九江郡司馬,不知賢侄以為如何?”

張煥不禁暗暗冷笑一聲,事情果然如他所料,裴俊舍卒保帥,巧妙地將矛盾轉移了,雖然結果有點委屈元載,將來有機會再用他吧,關鍵是自己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他也不希望將事情鬧大,張煥微微一笑道:“難得裴相國不徇私情,我完全同意他的決策。”

裴明典作弊案只不過是張、裴之爭的引子罷了,所以,張煥的態度完全在裴佑的意料之中,他來找張煥也並非真是為了談此事,既然雙方都心知肚明,裴佑的話便慢慢地向今天的主題靠攏了。

“現在朝中的亂局許多人都說是裴相架空中書省導致,其實不然,主要是稅賦銳減、民生凋敝所致,大的不提,就拿長安米價來說,鬥米二百八十錢,可前年才是鬥米六十錢,翻了近五翻,長安百姓苦不堪言,但要溯其根源,首先就是崔家之變,導致崔慶功南下占據江淮,阻礙了江淮錢糧入京;其次是蜀中朱泚長期推行暴政,致使蜀中百姓民不聊生,一方面大量難民逃入關中,增加朝廷負擔,另一方面也使朝廷失去了蜀中的稅賦之源,雖然賢侄已將朱泚趕出巴蜀,令朝中上下鼓舞,但要恢復從前景況,尚須時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