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厲兵秣馬(三)(第3/4頁)

李翻雲是一個極敏感而且極聰明之人,她略略已經猜到崔小芙對她的冷落或許和張煥有關系,就在李俅重重咳嗽的之後,她猛然明白了,崔小芙和李俅之間也一定是達成了什麽協議,而且她這次出使隴右的任務,極可能就是和李俅有關系。

此刻這個任務就在她身旁一名宦官所捧的描金象牙匣中,這也是從前所沒有的,以前崔小芙的密信都是由她隨身攜帶,而現在特使是特使、密信歸密信,她看不到信的內容,但她不出手,信也遞不到張煥的手中。

既明白密信的內容極可能和李俅有關系,李翻雲便一時陷入了沉默,究竟自己在這次出使中扮演了一個什麽角色呢?

這時,一直在旁邊心不在焉的張煥忽然笑道:“那片正在修建的房屋正是我的節度使新衙門,這裏實在太舊,該換換地方了。”

從表面上看,張煥坐在一旁確實有些心不在焉,目光不時投向窗外,但這只是表象,他其實也在推測李俅同來的用意,李俅的一舉一動,甚至一個細微的表情都落入他眼中,從安排座位時李俅臉上露出的明顯不滿,到上茶時他幾欲發作,再看他此時的急不可耐相,張煥便可推測出,這是一個急躁而淺薄的王爺。

不過張煥本人對那個匣子裏的密信倒也十分感興趣,既然這個王爺催促看信,那崔小芙的安排就是這個王爺也必須在場了。

他便不再拖延,微微一笑道:“不知太後可有什麽信件給我?”

“有!”李俅一下子站了起來,他大步走到宦官面前,取過匣子,將它推給了張煥,“這就是太後給張使君的信。”

言罷,他也委實不客氣地往李翻雲的旁邊一坐,肥碩的肉抖了一下,緊靠著李翻雲纖細的嬌軀,李翻雲厭惡地向旁邊挪了挪,可這樣一來,李俅便取代了李翻雲的主位,形成喧賓奪主之勢。

這時,坐在對面的胡鏞也向左移了移,將位置讓給了張煥,張煥坐上前,取過象牙匣打開,裏面只有一封崔小芙的親筆信,‘冠軍大將軍、隴右節度使張煥啟’,信用火漆前後封嚴,張煥撕開信皮,取出了裏面的書信。

他大致看了一遍,心中不由重重地‘哼!’了一聲,信中內容竟是向他推薦六個人為河湟各郡刺史,這六個人皆是皇族,名單上的第一個人正是李俅之子李運,推薦為西平郡刺史。

前段時間為討好裴俊而逼自己兒子進京為質,現在居然又堂而皇之把手伸進河湟,她崔小芙倒真會做人,而且河湟一共只有八個郡,她便一下子想要去六個,真虧她開得了這個口。

張煥眼睛一挑,迅速瞥了李俅一眼,只見他滿臉期望的看著自己,這一刹那,張煥忽然明白了崔小芙的險惡用心。

從表面上看,若自己一口答應,李俅會大喜過望,但這個人情卻是她崔小芙的,而自己不答應,得罪李俅的卻是自己,一般而言都會這麽想。

可再深思一層,崔小芙為什麽要讓李俅來?李俅是做什麽的,宗正寺卿,負責鑒定皇族身份,而自己的真實身份是什麽?得罪李俅的後果是什麽?崔小芙明明知道西平郡是河湟的中心,自己絕對不會答應,她才特意提出給李運,莫說西平郡,河湟八郡中的任何一個郡自己都不會讓出,這一點她崔小芙也很清楚。

她這樣做是為什麽?張煥冷冷一笑,原以為和崔小芙的矛盾要很久的將來才會暴露,卻沒想到這麽早就露頭了。

當下他將信一收,含笑對李俅道:“王爺的心願我已知曉,只是朝中的規矩王爺想必也知道,此事繞不過吏部,既然是太後的意思,我自會向吏部說明。”

李俅見張煥說得十分圓滑,他的臉當即沉了下來,索性直說道:“張使君別忘了,我可是宗正寺卿,難道張使君就沒有求我之處嗎?”

“王爺遠來勞頓,請先歇息吧!”張煥站起身,瞥了他一眼,冷冷道:“胡先生,替我送客!”

說罷,他大步走進了裏屋,就在進屋的一霎時,卻發現李翻雲迅速給自己使了個眼色。

“張煥,你不要不知好歹!”屋外傳來了李俅的咆哮之聲。

“王爺,請吧!”

“你是什麽東西,也配來送我?”

屋內,張煥冷冷一笑,將崔小芙的信撕得粉碎。

……

“都督,其實你答應他又何妨。”李翻雲等人走後,胡鏞笑著對張煥道:“他們不過是想來鍍一層金,給他們做個有名無實的刺史就是了。”

“如果他們不肯做有名無實的刺史呢?”張煥輕輕搖了搖頭,他負手在房內踱步沉思,“你或許是不了解崔小芙,她是個野心極大的女人,如果能將手伸進河湟,她怎麽可能讓一些紈絝子弟來任職呢?這些一定是她精心挑選的能幹之人,我們可不能想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