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枝節橫生(第4/4頁)

就在裴俊長籲短嘆之時,數百名宮廷侍衛護衛著太後崔小芙的鑾駕停在了右相國府的門前。

今天是正月初五,是崔家祭祖的日子,一向冷清的相國府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近百名崔家在長安為官的重臣紛紛攜家小趕到了崔府。

崔家的祠堂在山東清河縣,但在相國府的後園修有一座靈位堂,專門給無法回鄉祭祖的長安崔家人拜祭用。

祭祖的程序繁雜,這些雜事都由即將出任吏部侍郎的崔賢負責安排,崔圓身體無法動彈,屆時將有子弟來擡他去拜祭。

不過崔圓此時卻哪裏也不會去,他躺在病房中,正接待著一位重要的崔家之人,便是不請自來的太後崔小芙。

自從得到張煥的一封信,崔圓便知道張煥不會配合裴俊的奪相計劃,也就是說他不會趁機進占鳳翔甚至關中,這使他去了後顧之憂,雖然他曾極力反對宗室入閣,但在事關崔家的核心利益面前,他讓步了,於是,他連下妙棋,將一直左右徘徊不定,甚至有些偏左的李勉成功拉攏。

“小妹能記得自己是崔家之人,這讓大哥十分欣慰,過去大哥對你有些刻薄,那也是怕別人非議我們崔家的緣故,希望小妹能理解大哥的苦心。”

崔圓的語氣異常誠懇,崔小芙的忽然到來使他領悟到了什麽,他不求李勉偏向他,只要李勉處於中立,那他就有辦法阻擊裴俊的計劃,這其中最關鍵的人物,便是一直被他冷藏的太後崔小芙。

他知道李勉是忠於太後,也就是說崔小芙的態度將決定著李勉那至關重要的一票,而現在崔小芙不請自來,她的真實目的會不會就是為了提條件而來?

崔圓的預感並沒有錯,今天崔小芙並非是為祭祖而來,後天便是新年大朝,而新年大朝的議程暫時還是由崔圓擬定,她已經不想再成為大朝中的木偶,她要借新年大朝來顯示自己的存在,這就必須在議程上作修改。

盡管崔小芙是崔家之人,但崔家並不代表她的利益,她的利益在宗室,所以如果崔圓不答應她的條件,那李勉那一票便將毫不遲疑地投向裴俊,這就是她崔小芙最大的利器,聽了大哥貌似誠懇的解釋,她淡淡一笑道:“過去的事情我或許會忘記,或許會記得很清楚,這就看大哥以後怎麽做了。”

崔圓半天沒有說話,他沉吟良久,忽然道:“我可以適當放權給你,但這個權力不能超過先帝的權力範圍。”

崔小芙卻搖了搖頭,“不夠!裴俊還答應過我參加內閣會議的資格,我正是看在你是我兄長的面上,才把機會給你。”

“小妹!”崔圓眉頭一皺,不滿地責備道:“你怎麽這麽任性,事關我崔家根本利益,你怎麽能被裴俊的蠅頭小利所誘,忘了自己是崔家之人?”

“崔家之人?”崔小芙冷笑了一聲,“哀家現在是大唐太後,今天是特來探望崔相國的病勢,若相國病重,哀家將考慮讓裴相國接任右相,而左相哀家會推薦太子詹事李勉擔任。”

“你!”崔圓見她這麽絕情,他怒火中燒,目光憤怒地盯著她,崔小芙卻不慌不忙地站了起來,“哀家會給相國一點時間考慮,現在哀家回宮,明天上午之前,相國若沒有答復,那哀家就將去和裴相國商量大朝的安排,崔相國自重吧!”

崔小芙說完,優雅地一轉身,便離開了崔圓的房間,她還沒有走出房門時,崔圓忽然長長地嘆息一聲,“好吧!我答應你的條件。”

……

宣仁三年正月初七,新年大朝拉開了序幕,這是一次改變大唐權力格局的朝會,崔圓最後一次參加了朝會,在先前的內閣表決中,以四比三的表決結果,吏部侍郎崔寓正式升為大唐中書令右相,而太後崔小芙也第一次旁聽了內閣會議,並在表決右相前先她提出了安撫蜀中朱泚,緩和目前的戰爭危機的建議,她提出冊封朱泚為劍南節度使、懷化大將軍,而朱泚之弟朱滔封為銀青光祿大夫,同時崔小芙又提出封隴右節度使張煥為天寶縣公,實封食邑一千五百戶。

她的提議得到了新任尚書左仆射李勉的全力支持,也勉強得到了大多數內閣成員的同意,但就是這一次開頭,使得崔小芙從此走上了權力大道,也使大唐的權力格局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