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枝節橫生(第2/4頁)

……

和昨晚紮帳篷不同,今天張煥的隨行軍隊駐紮在一座軍營中,有現成的營房,各種設施齊全,條件要比昨晚好了許多,李莫想得也周到,他一早便命令鳳翔郡的幾座大酒樓給軍營送來了大量的酒菜,其用意便是不讓張煥的軍隊零散進城。

張煥進了大營,右郎將李志遠立刻將他迎到一座寬大的營房之中,營房是土木結構,前後三進,雖然談不上布置奢華,倒也幹凈整潔,各種生活用品一應俱全,崔寧和兩個小丫頭去了裏屋,張煥卻顯得心緒不寧,他背著手在房間來回踱步,又不時站在窗前,凝視著遠方鳳翔城高聳寬闊的城墻。

這時身後傳來了溫和的笑聲,“都督可是對如此輕易放棄取鳳翔的機會而感到有些可惜?”

張煥聽出是胡鏞的聲音,他笑著轉過身,果然是滿頭銀發的胡鏞站在門前,冬日的陽光映照在他微笑的臉龐,充滿了長者的溫情和善意,使張煥原本對他有些防備的心結也一下子解開了。

“先生請坐!”

張煥請胡鏞坐下,既然他已看出了自己的心思,張煥便不再隱瞞,坦率地笑道:“其實我最初的想法確實是想利用鳳翔兵亂而取之,而不是裴相國所說只短暫占領,但總覺有些不妥,現在雖然放棄了,又感覺十分可惜,心裏患得患失,確實很矛盾啊!”

胡鏞默默地注視著張煥,十分用心地聽著,這一刻他忽然感覺到自己又仿佛回到了多年前,那個溫良恭謙的主公也曾同樣為放棄兵權、進京為太子而患得患失,自己也是這樣坐在他對面,細細地開解他的心結,‘本朝有秦王掌君權而逼宮的先例,今上豈能不防?’

事隔近二十年,自己又同樣坐在他的兒子面前,上蒼對人世滄桑的安排,竟是如此奇妙麽?胡鏞心中忽然充滿了感動,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這一生就將交給這對父子了。

他努力克制住心中的激動,用一種平和的口吻緩緩道:“這只能說明都督的眼光變得長遠了,鳳翔不過是都督眼前的一座小土丘,只要都督需要,可以隨時跨過去,只要都督在鳳翔郡前保持著強勢兵力,我想對於崔圓來說,這不拿比拿還要讓他倍感壓力,對於都督而言,也就意味著可以放手大幹,而無須忌諱朝廷的非議,我還是哪句老話,西征河湟可以使都督得到最大的政治資本,此時都督行棋的重心不應在東,而是在西。”

張煥輕輕地點了點頭,“先生說的話是金玉良言,張煥記下了,下午我便要返回金城郡,不知先生以為我當務之急應是什麽?”

胡鏞微微一笑,他伸出兩個指頭道:“就是八個字,兩句話,‘政通人和、積極備戰’。”

‘政通人和、積極備戰’,張煥喃喃念了兩遍,忽然起身向胡鏞深施一禮道:“請先生細言!”

胡鏞點了點頭,道:“其實你在河西做得一些措施很對,比如軍戶制,用土地換士兵,可以極大的提高士兵們的士氣,讓他們意識到他們的利益和都督的利益是一致的,這樣一來,不管是誰帶兵,都無法改變士兵對都督的忠心,可以在隴右中繼續推廣,這是其一;其二便是扶持中小地主,打擊豪強地主,都督盡量不要觸犯他們的利益,相反,要成為中小地主的代言人,比如他們的子弟可以擇優錄用為官,軍隊和地方官兩手都要抓,這樣,才能讓隴右真正成為都督後盾,將來都督也才能放心去京中為官,這就叫政通人和。”

“那積極備戰呢?”張煥又問道。

“積極備戰不需要我多言,我只有兩個建議,一個是都督要建立細密的情報網,河湟、長安、河東、河北、山東、劍南等等,都要布置人手,另一個便是都督要盡快解決銀川郡的東黨項人和靈武郡的段秀實,不要讓他們成為別人牽制都督的棋子。”

胡鏞的一席話有些是張煥想到的,但有些卻是他首次聽聞,比如打擊豪強地主,依靠中小地主,這就讓他眼前為之一亮,仿佛撥雲見日一般,使他前方的道路變得清晰起來,看來得到胡鏞確實是自己的大幸。

張煥再一次站起來向他深施一禮,“先生之言,張煥銘刻於心,將來我必有重報!”

胡鏞卻輕輕搖了搖頭笑道:“我不要你什麽重報,我只要你答應我一件事。”

“先生請講。”

胡鏞深深凝視著張煥,他一字一句道:“我只要你答應,將來我的勸告無論多麽刺耳,你都不得尋借口殺我!”

張煥怔住了,他低頭沉思半晌,忽然嘆了口氣道:“以人為鑒,可知得失,太宗從諫如流,終得貞觀之治,我張煥起身毫末,豈能不明此理,先生之事,我答應了。”

胡鏞捋須長笑不語,這時,門外傳來親兵的稟報聲,“都督,鳳翔城中之人已經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