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鏖戰會西堡(下)(第2/4頁)

他擡頭看了看千丈懸崖的烏鞘嶺,回頭問李橫秋道:“會西堡和上面烽火台之間有沒有什麽聯系的辦法?”

李橫秋搖了搖頭,“回稟都督,除了烽火,再沒有什麽聯系方法。”

張煥又把目光投向了羅縣令,羅縣令沉吟一下便道:“都督是否想擴大烽火台的作用,比如刺探敵軍的動向?”

張煥笑了笑,沒有再深談下去,他話題一轉,又問他道:“拆除民房進展如何?”

羅縣令臉上露出了羞慚之色,他低下頭道:“已經拆掉了近三百余棟用較大石塊砌成的屋子,得到可投擲的巨石一萬余塊。”

張煥知道他的心情,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這是為了殺敵,百姓們會理解你的苦衷,待戰事結束後,再替他們修好。”

“屬下也是這樣告訴百姓,大家都很支持。”羅縣令想到百姓們積極配合,他有些感慨地說道:“等戰事結束,我立刻就替大家修好房子。”

這時,遠方忽然傳來了隆隆的鼓聲,仿佛雲端深處的雷鳴,張煥凝視著十裏外的敵營,他一揮手冷冷下令道:“命飛猿隊出發!”

在攻占武威後,張煥便讓李雙魚選拔出一些身具某種特長的士兵,組成一支約六七百人的特勤營,下面再細分成五六隊,比如箭法高明者稱為飛鷹隊,而身材魁梧力大無窮者,稱為飛熊隊,現在要出動的飛猿隊,自然就是身體矯健、翻墻過屋如履平地的士兵。

令出則行,只見一百余名身著和城墻一般顏色的士兵飛快從城上借繩索滑下,他們每人身背一只大皮囊,飛奔至離城墻六百步之外,他們都戴著厚實的鹿皮手套,飛快地從大皮囊裏取出一只只小袋子,將小袋子中的東西均勻撒在草地上,他們邊灑邊退,每個人都小心翼翼,唯恐自己踩上這些東西。

他們足足灑了四百余步,才灑完皮囊中的東西,返身向城墻跑去,飛越竄過十幾道深深的壕溝,迅速攀上了城墻。

如果我們把鏡頭放大,探到草根之下,我們就會發現,在草根下靜靜地躺著一個鐵制球形物品,約拇指大小,可怕的是這顆小鐵球上竟對稱地長著三根半寸長的尖刺,尖刺上閃著藍汪汪地光芒。

這原是對付騎兵的鐵蒺藜,但經過改良後,也能對付敵軍士兵,它的存在會對沖鋒士兵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懼,也會有效地阻礙士兵的奔跑速度,這是一種極其殘忍的殺敵手段。

鼓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五裏外先是出現一條長長的黑線,隨即鋪開了一幅波瀾壯闊的黑色錦緞,低沉而怪異的號角聲不斷在隊伍中響起。

隊伍行至三裏外,河湟聯軍的陣型開始清晰起來,黑壓壓的士兵一眼望不見邊際,散發出漫天的殺氣,每個士兵都是一樣裝備,手執厚劍與圓盾,有人戴著頭盔,而大多數人都直接披散頭發,或臉上塗著油彩,顯得面目猙獰,近百架雲梯和數十輛撞城槌夾雜在其中,緩緩而行,數萬人忽地喝出一聲震人心魄的口號,仿佛平地起一聲驚雷。

馬重英位於中軍,他騎在馬上,身體隨馬動而左右搖晃,他眯著眼望著城墻之上的守軍,今天的守軍要明顯多於昨日,密密麻麻地站滿了城墻,氣勢威武,城頭上旌旗招展,盔甲和刀弩在陽光下閃著寒光,不時可以看見一些人影在城垛後跑動。

馬重英的目光落在了最西面的一座眺望塔上,眺望塔兩邊的士兵顯然要比別處更多,眺望塔中也隱隱有人影閃動,他微微一笑,難道張煥也在尋找自己不成?

這時一匹戰馬飛馳而來,馬上士兵向馬重英大聲稟報:“啟稟大帥,論薩沙將軍已率軍抵達南城之外,請大帥明示下一步行動。”

“命他不準紮營,就地組裝雲梯,做攻城準備!”

又一騎士兵趕來稟報,“五千羌騎兵已部署完畢,特呈報大帥。”

“好!”馬重英一甩滿頭白發,他盯著巍巍會西堡,狂放地大吼一聲:“第一陣出擊!”

鼓聲大作,驚天動地的鼓聲在烏鞘嶺下激蕩,第一陣近五千吐渾谷步兵如奔騰的大潮,嘶吼著沖向城墻,他們的主要任務是為雲梯前進填平溝壑。

……

張煥並不是馬重英猜想那樣在眺望塔中,他就站在城墻之上,面無表情地看著下面呼嘯而來的進攻狂潮。

在攻防戰中,士氣往往決定著一場戰役的勝負,應該說現在兩軍旗鼓相當,河湟聯軍人數占優,又有數百架攻城利器,士氣如虹;而唐軍援兵新至,又有都督親自壓陣,軍心穩定,士氣高昂。

城上第一拔二千弓弩手已經嚴陣以待,他們張弓搭箭,等待著敵軍進入射程之內,千步……八百步……六百步……

張煥的唇角開始露出一絲冷酷的笑意,在疾沖的敵軍浪潮忽然發生了異動,接二連三的士兵猛地栽倒,就仿佛浪潮所經的路面出現了裂縫,在進攻的鼓聲中夾雜著淒厲的哀嚎聲,無數人抱著腳在地上打滾,片刻臉色變得漆黑,迅速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