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3/3頁)

“稟報都督,平均每天能制作一萬支箭頭?”

張煥點了點頭,又饒有興趣問道:“那你是怎麽管理,我是說你是怎麽算他們的工錢和防止不良品。”

“屬下讓鐵匠在每個箭頭上都刻有自己名字,並給他們每人配一個竹筐,這樣既可以按各自數量算錢,又可以根據箭頭上的名字追查到責任人。”

張煥笑了笑,隨手拾起一支箭矢,放在手中仔細察看,這是一支長棱形透甲箭,棱上開有血槽,打磨得異常光滑鋒利,在棱尾刻著兩個小小的字:‘曹二’,這就是鐵匠的名字了。

“不錯!你做的很好。”張煥贊許地拍了拍年輕官員的肩膀,“弓弩那邊情況如何?”

“回稟都督,那邊情況也不錯,一天能做出千把軍弩,但屬下在考慮做一些連發弩,現在已經有一種‘一弩十矢俱’的諸葛弩,可是能不能造出‘一弩百矢俱’的連發弩呢?置於戰車之上,這將是對付胡人騎兵的利器,甚至可以塗上毒藥,還有一些對付戰馬的火器,能否運用火藥,屬下也在考慮之中。”

張煥一邊認真地聽,一邊低頭思索,等他說完,張煥便問道:“你叫什麽名字?哪裏人?”

“屬下叫宋齊,長安人。”

張煥微微一笑,便立刻對陪同他視察的西涼軍行軍司馬羅廣正道:“我一直在考慮成立軍械署,現在就可以正式成立。”

他一指這個叫宋齊的年輕人道:“此人就是我西涼軍軍械署第一任署正。”

……

從工坊出來,天已經黑盡了,張煥在幾十名親兵的護衛下,沿著大街向都督府緩緩行去,現在西涼軍諸多方面已經慢慢走上正軌,土地問題的解決、糧食獲得豐收,使民心安定,軍隊人數增多、會西堡修建完成,這又使防禦能力大大提高。

但土地面積狹小、人口不足,這又是他發展的最大掣肘,如何獲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這一直是他殫精竭慮之事,可是他又不能向人口眾多的隴右發展,好容易得到的河隴地區的穩定局面一旦被打破,他將失去發展的時機,只能向西面發展。

張煥不由想到了裴明遠,他此刻應該到了翰耳朵八裏,也不知他能否完成自己的囑托,如果能成功聯手回紇,那將大大地縮短自己奪取河西全境的時間,而且裴俊的來信中也說回紇可汗的求親使至,表達回紇想重新和大唐和好之意,朝廷也接受了回紇的求親,並派嗣滕王李湛然為婚禮使,護送鹹安公主出嫁回紇,並將冊封回紇可汗。

這將是自己的一次機會,但機會也總伴隨著危機,對於吐蕃人的威脅,張煥有一種強烈的預感,就在今年秋天之前,吐蕃一定會對武威郡發起一次軍事行動。

張煥一邊思索,一邊在慢慢地行著,前方點著兩個紅燈籠的都督府已經隱隱可見,忽然,街上發生了一陣騷動,一名親兵指著遠方大喊:“都督快看,烽火!”

張煥擡頭向烏鞘嶺望去,只見黑黝黝的烏鞘嶺上,火焰沖天,在黑夜中分外刺眼,那是烽火台的報警,再前面二十裏外,一顆豆粒大的亮火在燃燒。

張煥的心猛地一下子收緊,烏鞘嶺的烽火被點燃,那就意味著會西堡發生了變故,吐蕃人來了。

“回頭!去軍營。”張煥猛抽一鞭戰馬,掉轉馬頭向城外軍營飛馳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