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烏鞘嶺的烽火(第2/3頁)

說到這裏,他深深地吸了口氣又道:“這還是沒有外敵的情況,但真的會沒有外敵嗎?冬天黃河冰凍時,野利平不會趁機過河來消滅我們?到那時人心渙散,我們又該如何抵擋?”

“所以我才說要用淘金來積攢財富。”拓跋喜站起來冷冷地打斷了兒子的話,他知道接下來拓跋千裏會說什麽,但那是他絕不答應的,他走到其他幾個貴族的身後,按著他的肩膀,安慰他們道:“有了金子,我們就可以去漢人的地方購買我們需要的糧食、兵器,去回紇人那裏購買馬匹,這樣就算是寒冬我們也能熬過這個冬天,只要手中有糧食、有戰馬、有兵器,甚至這個冬天我們就可以重新殺回銀川郡,把野利部落斬盡殺絕,但無論如何我們手中得有錢,也就是黃金,大家明白嗎?”

他殺回銀川郡的思路終於得到了眾人的贊同,大家紛紛發言附和,場面開始熱烈起來,也漸漸贊同了他偷襲河西采金人,換取流沙河北岸的想法。

但一旁的拓跋千裏卻冷笑不止,這是一群愚蠢無比的貴族老爺,他們根本沒有一點長遠的眼光,也看不清河隴地區的形勢,出兵河西竟只是為了能在一個小小的金砂礦裏淘金,卻放棄了廣袤肥沃的河西,若真的襲擊了流沙河,張煥又怎麽會擅罷幹休?

但拓跋千裏卻沒有反對,出兵河西這也是他希望看到的,西黨項人在貧瘠的賀蘭山腳下已經沒有前途,要麽在窮途末路中逐漸衰敗滅亡,既然要出兵奪金,那就順勢占領河西,讓西黨項人重獲新生,既然父親要愚蠢地去挑起事端,那就讓戰火來得更猛烈吧!

大帳外巫女問蔔已經完成,她牽著羊進了一間小帳篷,結果要明日早上才能出來,這時大帳內的商議也到了尾聲,拓跋喜咳嗽一聲,示意大家安靜下來,他道:“既然大家對出兵流沙河都沒有異議,那現在就決定一下這次出兵的份額,明二叔,你先開頭吧!你能拿出多少兵?”

父親的話讓拓跋千裏的思想忽然集中起來,關鍵時候倒了,他一定要得到這次出兵的領導權,明二叔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貴族,他有一千戶奴隸,約五千余人,手頭有一千騎兵,這是他最後的一點資本,怎麽肯拿出來,他見大王先問自己,尷尬地笑了一下,吱吱唔唔道:“我自熱是肯出兵的,但士兵很多都生病了,我還不知道有多少人可用,讓我好好想想,那你們先說、你們先說!”

“不如我先來吧!”拓跋千裏站了起來,他高聲道:“我手中有三千軍,我可以全部拿出來。”

那年邁的老貴族拓跋明見拓跋千裏願做了冤大頭,便連忙對拓跋喜笑道:“既然千裏已經肯出兵三千,那我們其余五人就每人再出兵三百,大王出兵五百,這樣就正好湊滿一軍,大王看可好?”

拓跋喜見兒子想挑大梁,知道他是想借這個機會樹立權威,想了想便點點頭道:“既然千裏出兵三千,那按慣例這次出兵的主帥就由千裏擔任,而拓跋百裏將擔任副將,各位可有異議嗎?”

五人對視一眼,皆異口同聲答應,“沒有異議!”

次日一早,女巫祈禱完畢,開始殺羊問吉,羊心無血,脾腸通暢,這是大吉大利之兆,二千黨項騎兵和三千步兵在二王子拓跋千裏的率領下殺氣騰騰地向流沙河方向馳去。

……

武威郡,夏收已經漸漸結束,隨著吐蕃和回紇爭奪安西的戰爭到了尾聲,吐蕃人進攻武威的可能性在一天天加大,武威城內的氣氛開始緊張起來,士兵加緊訓練,工匠們日以繼夜地趕制兵器和弓箭,裴俊在六月中又派船送來一批生鐵,給武威郡的備戰帶來了極大的助益。

這天夜裏,在武威城南一座巨大的箭矢工坊中,張煥正在視察鐵匠們制作弩箭,此時正值炎夏,工房裏的溫度高得嚇人,一塊塊鐵條投入熔爐,通紅的鐵水順著熔爐另一端的溝槽流出,流入各種箭矢形狀的模具中,模具隨即被工匠放上皮帶,隨著木輪軲轆的絞動,皮帶上的模具被送入水中冷卻,又送到各個等候的工匠手中。

所有的工序都忙碌而井然有序,一百名鐵匠數百名打雜在這座巨大的工坊中幹活,叮叮當當地敲擊聲響徹一片,古銅色的脊背、烏油色的腱子肉、豆大的汗珠、通紅的鐵水,交織成一幅壯觀的流水線畫面。

在工坊的外面停著數十輛馬車,當一筐筐鋒利的箭頭被擡上馬車,馬車立刻便將它送另一座弩弓工坊安裝箭杆和羽毛。

“箭頭每天能做多少?”張煥問一名年輕的官員,這名官員是第一批來武威的十幾名士子之一,他現在西涼軍下任從事,負責監管和管理弓箭的制作,幾個月的軍旅磨練,使他們的皮膚由初來時白凈變得黝黑粗糙,身上的書生之氣也漸漸被洗掉了,渾身透著一種軍人特有的果斷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