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視察會西堡(第3/4頁)

碼頭離會西堡不過三裏地,也是最近剛剛修成,碼頭長約五百步,可停靠千石以上的大船,在會西堡未修好之前,由李橫秋和辛朗率領的兩千軍就暫時駐紮在碼頭附近,此刻碼頭上已經是人潮湧動,近千名士兵摩拳擦掌等待上船搬運糧食,而在碼頭上已經一溜停靠了七八艘三千石的大船,另外在黃河裏還有四五艘船等候靠岸。

大船是從河東過來,共載有糧食約三萬石,另外還有一萬斤生鐵,所有的船都吃水很深,看得出是載滿了貨物。

“去病!”張煥剛剛趕到碼頭,一名身著白袍的年輕人便從人群中奔了出來,興奮地向他揮動手臂,卻是裴俊的第五子裴明遠,他來走馬上任了。

張煥跳下馬,大笑著迎了上去,狠狠地給了他肩窩一拳,“二個多月沒動靜,我還以為你不想來了!”

“怎麽會?”裴明遠揉了揉被打的生疼的肩窩,苦笑道:“父親命我先在河北軍中學習了兩個月的屯田,省得我來河西一抓黑,給裴家丟臉。”

“嶽父大人怎麽樣,瑩兒給他捎去的靈芝收到沒有?”

“這個我倒不知。”裴明遠忽然想起一件事,低聲笑道:“聽說你把崔寧也拐走了,想不到你們倆……”

裴明遠曖昧地向眨眨眼,“難道你不怕崔相國找你麻煩?”

張煥笑了笑道:“我當然知道他會恨我入骨,不過我卻不擔心他會找我什麽麻煩,那樣的話,他就不是崔相國了。”

“還是去病兄看得透徹啊!”

裴明遠大笑,他拉著張煥的手腕快步來到船頭,指著一名高胖的官員給他介紹道:“這位是範陽節度府長史李茂功,這次便是由他負責糧食和生鐵。”

張煥向他拱手笑道:“李長史一路護送物資,張煥感激不盡!”

“哪裏!哪裏!張都督是裴相國愛婿,都是一家人,大家就不必客氣了。”李茂功連忙給張煥回了一禮,他指著第一艘大船正在卸下的物資笑眯眯道:“這次幾位夫人還特地給小姐送了一些居家之物,等會兒請都督一並帶回。”

這時,張煥忽然看見遠處站著二十幾個士子模樣的年輕人,每一個人的臉上都是興奮而略帶一點緊張,有的人在好奇地打量周圍的環境,有的人則卷起袖子,準備去幫忙搬米。

裴明遠看出了張煥的疑惑,他低聲笑道:“說起來去病兄可能不相信,正月時你在新年大朝上的那一番議論,在參加科舉的士子們中間引起了掀然大波,這二十幾人都是國子監的生員,他們都是要投筆從戎,為你收復西域而效力,可能還會有不少人來,小弟先恭喜你了。”

張煥心中暗暗歡喜,他現在最缺乏的就是人,這些士子的到來無疑將給他帶來巨大的助益,不過這種喜悅張煥卻沒有表露出來,他插開話題對李茂功笑了笑道:“李長史不如晚幾天再走,到武威郡去,讓張煥盡一盡地主之誼。”

李茂功歉然一笑道:“不了!這次相國一共準備了十萬石糧食,我還要再運兩次才能完成,時間緊迫,最多只能呆今天一晚,明日一早出發。”

……

由於物資極多,杜梅又從會西堡調來一千民夫幫忙,天很快便黑了,從黃河邊到武威郡至少還有兩天的路程,張煥便帶著官員們歇在大船之上。

夜已經很深了,河面上風大浪急,十幾艘大船栓在碼頭上下起伏,碼頭上燈火通明,數百只獵獵的火把將碼頭照得如白晝一般,糧食和生鐵的卸船已經漸漸到了尾聲,三萬石糧食堆積如三座黑黝黝的小山一般。

在第二艘大船的一間船艙裏,張煥正和杜梅商量會西堡的後續工程,在他們面前的桌案上有一張五尺見方的小沙盤,將整個武威郡的地形清晰地表現出來,這樣的沙盤一共有兩張,一張大沙盤在武威郡張煥的書房內,占據了整整半間屋子,而這一張小的是張煥隨身攜帶,取代了地圖。

張煥用木杆指著烏鞘嶺道:“烏鞘嶺延綿數百裏,會西堡在最東面,而武威郡在中段,我的意思是最好在山嶺上修建二十座烽火台,每十裏一座,這樣會西堡若發生情況,武威郡那裏立刻便可知曉。”

“都督想法是不錯,可這樣也極耗費人力,我真有點擔心我們承擔不起這麽大的開支。”杜梅嘆了口氣,又道:“況且今天那個嚴縣令說得也有一定道理,都督若不愛惜民力,恐怕會影響你在河西的聲望。”

“我出錢雇人修烽火台,何損什麽民力?”

說起嚴縣令,張煥不屑地冷笑道:“你休要上了他的當,他今天一番話其實是在影射我,而他卻是說給隴右的韋諤聽。”

杜梅輕輕點了點頭,表示贊同,“那都督準備怎樣對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