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從曾氏門生到封疆大吏(第4/13頁)

此後湘軍崛起,為孤立南京,曾國藩決意拿下太平軍占據的安慶。安慶城的守將是爵號為受天福的葉蕓來,其人身材短小,精明過人。一邊力戰攻城的曾老九曾國荃,一邊向南京求救。南京知道安慶之重要,多次發兵來救,甚至連洪秀全的族弟、被封為幹王的洪仁玕,也曾統兵來救,但都被湘軍擊退,隔絕在安慶城外。只有正在淮上募兵的程學啟,他募得精卒五百人,率師殺入安慶城,協同葉蕓來守護安慶。

這時的程學啟,因為能征善戰,累功已被太平軍封為弼天豫。葉蕓來知道程學啟是難得的名將,安慶一城,盡系於程學啟一身,為了籠絡程學啟,葉蕓來將自己的妻妹嫁給了程學啟。

葉蕓來的丈人高崇善,家裏有三個女兒,皆有傾國傾城之貌,長女嫁給了葉蕓來,二女兒嫁給了程學啟。只有三女兒閑在家中,到後來,這個三女兒也嫁給了程學啟。

三女兒也嫁給了程學啟,就表明二女兒出事了。細究起來,生生害死二女兒的,是桐城老儒生孫雲錦。由於程學啟協助葉蕓來守衛安慶,雖然曾國荃想盡了辦法,也無法攻破此城,無奈之下,就琢磨其他辦法。

於是曾國荃找來了桐城老儒生孫雲錦,詢問有沒有辦法讓程學啟主動投降。孫雲錦獻計說,程學啟幼年喪母,是養母把他撫養大的。此人事母甚孝,要想讓程學啟投降,非得從他養母身上下手不可。

於是曾國荃將程學啟的養母捉來,威脅說:都怪你,怪你這個老太太,你看你養了這麽個禍害,給我們添了多少麻煩?實話告訴你,如果程學啟不投降的話,老子就殺了你親生的兒子。你是想要自己的親生兒子,還是要養子?你自己掂量著辦吧!

可憐的老太太嚇壞了,就化裝成乞討的老太婆,潛入程學啟的大營,哭求程學啟投降。不承想,那葉蕓來知道安慶城之安危盡系於程學啟,始終派人盯著他。發現這邊有情況,就立即派了壯士八人,拿著令箭,招程學啟進城。程學啟大驚,知道一旦進城,必然會被葉蕓來殺掉。索性招來以桐城人丁汝昌為首的八十二名手下,就用這支令箭騙開營門,向安慶北門外三裏處的曾國藩五弟曾國葆大營狂奔。安慶守軍隨即派人追殺。

這個曾老五曾國葆,就是給大哥曾國藩介紹肥妹的那一個。程學啟逃到他的營前,卻無門而入,後面追兵越來越近,情急之下,程學啟大喊:我是程學啟,是來投降的。追兵就在身後,所以不能放下兵器。如果你信我,就讓我進去;如果你們不相信我,就幹脆開炮打死我好了,也免得讓我死於賊手。

當時曾國葆正在洗腳,聽到喊聲,光著腳板就跑出來,急忙命人開營門,讓程學啟進來。後面的追兵無功而退。而程學啟,從此就被迫改變了政治陣營。他逃入曾國葆大營的準確時間,是在鹹豐十一年(1861年)二月十九日夜間。

程學啟降是降了,但他降得非常艱難痛苦,並非自動自發,自主自願。所以,曾老九曾國荃根本就不信任他。

曾老九做事一向狠辣。當時他圍安慶城,挖了兩條壕溝,將安慶城團團圈起來,裏邊的壕溝用來困死城內守軍,外邊的壕溝用來阻擊太平軍的援兵。曾老九的大營,就在兩條壕溝之間。程學啟投降之後,他命令程學啟駐營於裏邊那條壕溝之內,充當抵禦城內太平軍的先鋒。同時,湘軍大營的火炮,全都對準了程學啟部,稍有異動,就先把程學啟炸個稀爛。他還擔心這些防護措施不夠,每天只發給程學啟部一日的水米,讓程學啟困窘不堪。

淪落到這個地步,程學啟尷尬不已,天天晚上蹲在營帳痛哭,好多次想拔刀自殺,都被親兵統領丁汝昌把刀搶了過去。

為了表白誠意,程學啟再三請戰,終於打動了曾老九。不想這時候曾國藩和胡林翼這兩個聖人雙雙來信,叮囑曾老九絕對不要輕信程學啟。而且,湘軍營中諸將幾乎都吃過程學啟的虧,被程學啟打得沒個人樣,此時想殺程學啟報仇,就力勸曾老九沖程學啟開炮,閑著也是閑著,先打死他再說。

而城中的太平軍守將葉蕓來,也玩了一招狠辣的。他把程學啟的妻子——也就是葉蕓來自己的小姨子——拖到城頭上,當場宰殺。同時殺掉的還有程學啟的孩子,然後將頭顱懸掛在城頭上,讓程學啟看著痛苦。

事情弄到這個地步,最早獻計擺平程學啟的桐城老儒生孫雲錦,心裏受不了了,情願以全家老小性命為擔保,保程學啟不反。而程學啟也斷了骨肉之情,立誓滅賊報國,想出來一招北門穴地攻城之計,並親自帶著丁汝昌等步卒,攻陷安慶北門,斷了太平軍的糧道,此後又是他第一個殺入安慶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