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磨刀一試屠龍技(第2/8頁)

熊秉坤搔了搔頭,說道:那這樣好了,我推舉你為今夜的起義總指揮,現在我帶你去巡示各個防地,問一問兄弟們的意見。

於是熊秉坤帶著吳兆麟巡示各個防地,每到一處,看到黨人們歡欣的樣子,吳兆麟心中喜不自勝,故意大聲問道:現在熊總代表推舉我吳某人為起義總指揮,你們願意不願意?

士兵們齊聲道:願意!

吳兆麟搖頭:只是願意還不行,你們必須要聽從我的號令。

士兵回答:服從吳總指揮號令。

吳兆麟這時候突然變了臉:軍令如山,違律則斬,你們知否?

士兵們神色肅然,齊聲道:諾!

吳兆麟長舒了一口氣:現在,我發布命令。

【03.熊十條與吳十條】

吳兆麟發布的命令,也是十條。

明擺著,吳兆麟是故意的要在大家面前露一手,你大頭兵熊秉坤居然敢弄出來個熊十條,我吳兆麟也有個吳十條,大家可以比較來看,到底是你們的熊十條管用,還是我的吳十條有效果。

吳十條命令如下:

一、前隊排長伍正林帶前隊第一、第二兩排,經津水閘向保安門正街搜索前進,攻督署前。

二、右隊排長鄺名功帶右隊第一、第二兩排,經紫陽橋向王府口搜索前進,攻督署後。

三、馬榮帶兵一排,向憲兵隊東南端進攻,黃楚楠帶兵一排,向憲兵隊西南端進攻,互取聯絡,即時將憲兵隊撲滅之。

四、周占奎率兵兩排,固守楚望台北端陣地。

五、徐少斌、鄭廷鈞、汪長林、楊金龍帶兵兩排,由徐少斌指揮,先奪取中和門,策應金兆龍迎接炮隊。

六、張偉,任正亮,饒春堂等帶兵一小隊,由張偉指揮,由中和堂掩護炮隊進城。

七、陳有輝帶兵一班,往通湘門附近偵察。唐榮斌帶兵一班,往中和門附近偵察。

八、楚望台附近交通,著羅炳順、程定國、楊雲開、劉定基、孫元勝等,分途徹底破壞。

九、其余為總預備隊,由副總指揮熊秉坤(老熊降格,淪為副總指揮了)率領,在楚望台北端待命。

十、今夜口號改為“興漢”。

臨時總指揮吳兆麟發於楚望台軍械庫,八月十九日(農歷)午後10時半。

有分教,革命黨兵分十路,武昌城槍聲四起。比較一下吳十條和熊十條,就會發現吳兆麟這家夥的軍事才幹,果然不是蓋的,他一反熊秉坤被動挨打的保守布署,采取了主動四面出擊。而且吳十條中,大量出現了軍官的名字,這是熊十條中也沒有。

不是說跟隨熊秉坤來楚望台的,都是士兵們,那麽這些軍官又是打哪兒冒出來的?

都是跟吳兆麟一塊,從溝裏鉆出來的。

如果說,熊秉坤只是在士兵中略有威望的話,那麽,吳兆麟就是個在軍官中亨有極高威望的人。就連士兵都知道吳兆麟的軍事才能非同一般,營中的軍官們又何償不知?

實際上,今夜的行動,許多軍官是有心參加的,奈何他們即不可能聽從熊秉坤的瞎指揮,也知道自己指揮不動熊秉坤。原本大家都認為今夜起事純粹是瞎胡鬧,絕無成功的可能。但吳兆麟一出,讓軍官們頓時改變了看法。既然吳兆麟肯出來,那麽今夜的事情多半會成,那就趕緊跑出來。而且軍官們向來服膺吳兆麟,願意聽從他的命令。

獲得了這麽一批極富軍事能力的投機分子的參與,革命情形頓時逆轉,霎時間由弱轉強。東方欲曉,已經隱隱透出革命成功之希望。

成功在望,大家都來投機革命,這事或許可以理解。然則吳兆麟本非革命黨人,又壓根弄不清楚革命的目的到底是什麽,那麽他又是出於什麽原因,於關鍵時刻挺身而出,領導革命走向成功呢?

原因說透了,就兩個字:

手癢。

【04.幹掉這個王八蛋】

專業人士有一個致命的弱點,一旦遇到能夠發揮他們專業能力的時候,就會按捺不住,躍躍欲試,手心發癢且食指大動。

熊秉坤是一個專業型的革命家,一聽說革命就激動不已。吳兆麟則是一個專業的軍事家,一聽說打仗就興奮得全身顫抖。

當熊秉坤熱血澎湃,四面奔走,八方聯絡,投入到革命的激情中時,吳兆麟則是蹲在小書桌旁,捧了軍事專著死摳活琢磨。第八鎮新軍中,人人都知道吳兆麟軍事能力強,人人都服膺他。可他的軍事能力到底有多強,強到什麽程度,這事不唯是別人不清楚,就連吳兆麟心裏也沒個譜。

實際上,吳兆麟徒然身懷絕技,在第八鎮新軍中卻沒有得到承認——瞧瞧他那低微的官銜,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隊官。他學到手的是屠龍之技,空有一身本身,於和平的辰光卻找不到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