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聽領導的就錯了(第4/8頁)

叫楊玉如這麽一攪和,前面諸人的發言等於白說,劉公雖然放棄了大都督,可這裏還要推舉大元帥,這不明擺著給大家心裏添堵嗎?

結果這個大元帥,硬是推舉不出來——人家大股東連大都督都放棄了,余人誰還有資格做這個大元帥?

明擺著,這會是開不下去了。幸虧黨人居正想出來個好法子。他說:我也贊成推選大元帥,但是無論推出誰來,在場的人中,總有不服氣的。所以我建議,我們立即與同盟會的人取得聯系,請黃興來,要不就請宋教仁來,實在不行來個譚人鳳也湊乎,反正不管誰來了,大家肯定都會奉其號令行事,這總該沒錯吧?

孫武聽了大喜,說:居正所言極是,極是。大財主劉公卻搖頭:沒錯是沒錯,不過我提一個附議,同盟會是秘密機關,幹的又是掉腦殼的勾當,絕非是一紙文書就能夠請來的。所以我建議,派代表前去上海迎請。嗯,同時呢,代表還可以帶一筆錢去上海,捎帶采購一批手槍回來。

眾人紛紛附議,立即推舉出了居正,楊玉如二人為代表,撥款1000元,用以購買手槍。

【06.新政府橫空出世】

當居正和楊玉如赴上海之後,武昌的共進會與文學社,繼續召開秘密會議,仍然是商議新政府人選的問題。

新政府人選的問題太重要了,現在不把政府班子成員確定出來,怕就怕別人搶了先。現在確定領導班子人選,還有一樁便利之處,那就是幾個重要的當事人都不在——居正和楊玉如在上海,蔣翊武被朝廷派到了嶽陽駐紮。人少了,矛盾就少,容易快速制訂出方案。

未來新中國的政府人選,很快就出閣了:

總理:劉公——他是大財主,革命的大股東,而且連大都督都辭了,補償他個總理,未嘗不可。

軍事總指揮:蔣翊武——蔣翊武雖然缺席,但劉復基代表他發言,奪得了這一重要席位。

參謀長:孫武。

下設各部,分別是:

軍務部正長孫武,副長蔣翊武;

參議部正長蔡濟民,副長高尚志,徐達明;

內務部正長楊時傑,副長楊玉如——看看,人不在場,才給了個副長;

外交部正長宋教仁,副長居正——這兩人也不在場,全給塞外交部去了;

理財部正長李作棟,副長張振武——張振武雖然只是個小學教師,但卻一定要爭這個理財的職位。皆因他除了妻子之外,還還六個美貌的外室,這些女人都是要花錢的,所以張振武占領了理財部;

調查部正長鄧玉麟,副長彭楚藩,劉復基;

交通部正長丁立中,副長王炳楚。

除諸部外,下設參謀12名,分別是:張廷輔,徐萬年,杜武庫,王憲章,吳醒漢,唐犧支,李濟臣,黃元吉,王文錦,楊載雄,張鬥樞,宋鎮華等。

下設秘書5名,分別是:謝石欽,邢伯謙,蘇成章,蔡大輔,費榘等。

軍械一名熊秉坤,司刑一名藩善伯,司勛一名牟鴻勛,司書三名黃元斌,袁漢南,羅秉襄;會計兩名梅寶璣,趙學詩(梅寶璣,趙學詩兩人,都是年齡不過十幾歲的小朋友,連小朋友都成為了政府高官,這個政府實在是有點太年輕);庶務四名劉玉堂,鐘雨亭,李白貞,劉燮卿。

還余下好多人,沒地方安排,怎麽辦呢?

弄個政治籌備員吧,算一大筐,把各門各派的兄弟全都裝進去。於是,這個政治籌備員的名單,立即蔚為大觀起來:

劉公,孫武,居正,李亞東,胡瑛,李長齡,詹大悲,劉復基,邢伯謙,牟鴻勛,查光佛……等。

會議最後議項,由孫武做總結報告。

孫武說:新政府的各位領導們,大家好。現在大家雖然都已經領導了,可你們這個領導,要想走馬上任,非得等到革命起事,占領武昌之後才可以辦公,如果現在就著急忙慌上任,那腦殼可就有點危險。所以呢,現在大家都是領導,也還都不是領導,都得挽起袖子來幹活,懂裁縫的縫制軍旗,懂金石的篆刻印璽,有才華的抓緊寫告軍政各界書,各社會各界書,各世界各國書……總之,除了工作,再有一個就是保密,九尺綾羅七尺刀,八月十五殺韃子,我們起事的時間就定在八月十五,重復一遍,死生倏關,涉及掉腦殼的事情,大家萬萬不可泄密。

【07.鐵血十八星】

新政府人選確定之後,大財主劉公,讓三個武昌中等工業學校的學生,到他的寓所來。

這三名學生,分別是陳磊,趙師梅,趙學詩。

陳磊,是革命烈士陳譚秋的弟弟,趙師梅,此後他將是中國最早的教授之一,而趙學詩則是趙師梅的親弟弟。當時這三名學生都只是十幾歲,屬於跑腿的“小夫子”。等三人來到之後,劉公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