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江湖異聞錄(第4/8頁)

因為心情過於激動,鹹少寫詩的孫文為了追悼犧牲於萍醴瀏之役的同盟會成員劉道一,特地寫了一首詩:

半壁東南三楚雄,劉郎死去霸圖空。

尚余遺孽艱難甚,誰與斯人慷慨同?

塞上秋風悲戰馬,神州落日泣哀鴻。

幾時痛飲黃龍酒,橫攬江流一奠公。

孫文興奮,當時的國人卻是幾乎到了亢奮的程度。

只不過,國人的亢奮跟飛天入地的哥老會兄弟們無關,讓老百姓興奮的是一個女人,一個美貌到了極點的絕代名伶:

楊翠喜!

黨人喜歡的是拳頭,百姓喜歡的卻是枕頭,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05.會撈錢的才是好幹部】

絕代名伶楊翠喜走入歷史,構成了時代特有的風景,起因是袁世凱貪汙一案。

關於袁世凱貪汙,這是鐵板上釘釘的事情,你看這家夥每天在朝堂上蹦來蹦去地撒歡,滿世界就顯著他一個人兒了,如果不是為了撈錢,他幹嗎又是修鐵路又是辦工廠?除非他瘋了!

為了撈錢,這家夥甚至連鹽政都把在了手裏,敢情咱們大清國就沒別人了,這麽一個大草包,一人竟然兼營了九個大肥差,難怪這大清國總是搞不好……

群眾議論紛紛,報紙上也時常透露點內幕消息,含而不露地告訴大家,最近袁世凱又撈了多少多少……

最近一段時間是鹽政,聽說這一次老袁可沒少撈。

舉報信雪片一般地飛往朝廷,慈禧太後也有點沉不住氣了。雖說是千裏做官只為財,可袁世凱你也不能太過分了吧!

查!怎麽也得給袁世凱一點教訓。

朝廷派出官員,開始清查袁世凱的鹽政,這一查可不得了,查出了袁世凱的大問題!

這問題可實在是太大了——賬目上未短一文,反倒是多出來幾千兩銀子。

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查賬的官員心裏困惑,重新再查第二遍,還是多了幾千兩銀子,再查第三遍……有點醒過神來了。原來袁世凱這廝,用現代西法管理鹽政,政務清晰,賬目簡捷,不像此前的官員賬目上一塌糊塗,再加上袁世凱用了一大堆從國外留學回來的海龜——連那個割了孫文皮包,盜走巴黎同盟會盟據的湯薌銘,都喜滋滋地在袁世凱這裏吃飯,這家夥鬥膽開罪革命黨,對朝廷這邊犯有謀逆罪,對革命黨犯有叛盟罪,如果不是袁世凱收留他,他哪還有飯吃?

所以有這麽一大群被袁世凱捏住小尾巴的能人替他幹活,袁世凱根本用不著貪汙,照樣撈得盆滿缽滿……

總之,查賬的結果,居然是查出了一個兩袖清風的好幹部。

袁世凱這一手,好險沒把朝廷眾臣活活給氣死。

真是太欺負人了,這個袁世凱撈到這種程度,卻還是清正廉潔的好幹部,大家窮得連褲子都沒得穿,反倒都是貪官……什麽世道!

群臣是恨死了袁世凱,朝中最窮最窮的軍機大臣矍鴻幾,氣憤之下,徹底與袁世凱斷絕了關系,明確反對立憲,原因是受不了袁世凱這個家夥了。

要知道,矍鴻幾那可是付出了舉家食粥的代價,才勉勉強強混了個清官之名,這袁世凱天天大把大把地花錢,瘋了一樣玩女人,他居然也是清官,這不是罵人嗎?

但是這次賬目清查,卻讓許多皇族成員對袁世凱刮目相看,概因皇族是吃俸祿的,袁世凱既然有如此賺錢的本事,那麽也不是非要罵他不可……遂有鎮國公載澤——也就是曾經出國考察的五大臣之一,對袁世凱開始有了好印象。

載澤對袁世凱有了好印象,正是因為他出國考察的原因,他所到之處,聽到洋人們對袁世凱贊不絕口,被洋鬼子們忽悠得久了,載澤不知不覺就著了道,立場就開始出現了問題。

鎮國公已經被犯罪分子袁世凱一夥給腐蝕了,可是慈禧太後哪裏知道?就派了他去東北考察,準備將東三省改為行省制。

載澤途經天律,捎帶腳地去北洋督署檢查指導工作,順便看看袁世凱這個蛤蟆頭又胖了多少……袁世凱向鎮國公匯報過工作之後,就帶著載澤去戲園子,指導著名藝術家楊翠喜的演出。

只聽戲台子上鑼鼓喧天,就見一個妙齡少女轉出,手中持一碩大彩花繡球。

鎮國公眼前一亮,脫口叫道:這名藝術家太美貌了……領導應該多加關心……多加愛護才對……

不想陪同鎮國公前來的北洋官員中,有一個段老師,他的耳朵一直向鎮國公這邊伸著,鎮國公對女藝術家的關心,全被那只怪耳朵偷聽了去。

段老師的怪耳朵,開始激烈地搖動起來……

【06.老師是個大傻瓜】

段老師,名芝貴,字香巖,現任職於北洋新建講武堂教官,這所學校中教出了一個鼎鼎大名的學生——蔣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