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江湖異聞錄(第2/8頁)

遂有長沙水陸洲會議,與會者三十八人,決定於年底起事。

第二次秘密會議在萍鄉蕉園召開,這次會議是正式開山,成立六龍山洪江會,推舉名字最多的龔春台為大哥,組織按哥老會的傳統,仍然是分為內八堂與外八堂。並確立了誓詞:

誓遵中華民國宗旨,服從大哥命令,同心同德,滅滿興漢,如渝此盟,人神共殛!

誓詞過罷,所有的兄弟都領到一張布票,布票上寫有四句話:

一寸三來二寸三,

六龍得水遇奇奸。

四五連一承漢業,

全憑忠孝定江山。

會議決定,會黨的大本營就設在麻石,常駐會友二三千人。

事情應該是壞在第三次會議上,這次會議於1906年7月秘密召開,地點是萍鄉慧歷寺,寺中高僧名僧,盡是會黨中人,眼見得眾家兄弟齊心協力,高僧們看得激動不已,急不可耐地想貢獻一份力量。

眨眼間到了八月十五,會黨大本營為了給眾家兄弟搞福利,就請來了戲班子,酬神演戲,四鄉五裏前來看戲的百姓與清廷密探,每日裏超過萬人之眾,慧歷寺眾僧就於人群中弘揚佛法,宣稱:天下即將大亂,將有英雄鏟富濟貧……總之,革命宣傳工作效果非常的明顯,聽得清廷耳朵都生出了繭子,再不過來管一管,就實在說不過去了。

於是1906年10月7日,萍瀏醴三縣的清軍組成了聯軍,對會黨的大本營麻石進行了“掃蕩”。

按理來說兄弟們都是江湖中人,耳線靈通,幹的又是殺頭的買賣,對於三縣清軍的聯合行動,不應該一無所知,但事情的結果偏偏就是這麽讓人意想不到,三縣清軍氣勢洶洶地殺入麻石,麻石的眾家兄弟卻正自擠在戲台下看戲喝彩,被清兵一擁而入,眾兄弟不戰而散,四處飛逃。

會黨兄弟們的情報工作沒有做好,而清兵卻顯然是消息靈通,清兵瞄準了會黨李金奇,窮追不舍,追得李金奇上天無路,入地無門,逃至白兔潭,失足跌入水中淹死。

眼見得清兵是來真格的,會黨兄弟大怒,繼續開會——為李金奇兄弟召開追悼會。

死人的事是經常發生的,人固有一死,有的死重於泰山,有的死輕於鴻毛……這邊感人至深的追悼詞還沒有念完,那邊清軍已經將會黨的碼頭副官許學生殺掉了,還捎帶腳抄了慧歷寺,寺中眾高僧或死或逃……

連追悼會都不讓人開,這些清兵,真是太沒有人性了!

面對清軍步步緊逼,六龍山洪江會的兄弟們做出決定——繼續開會!

【03.同盟會狙擊革命黨】

1906年12月3日,六龍山洪江會於萍鄉高家強召開第三次會議。

說到這裏就產生了一個問題,那三縣聯軍正自到處追殺六龍山的兄弟們,可是大佬們卻沒完沒了地開會,他們到底開的是什麽會?

武器!

還是這個問題,始終是這個問題。

雖說會黨中的老大們個個身手不凡,飛檐走壁者有之,點穴破牢者有之,但會中絕大多數兄弟,卻多是屁本事也沒有的窩囊漢子,讓兄弟們赤手空拳向著清兵沖去,這個……估計兄弟們未必答應。

所以非得要有武器不可。

然而偏偏眾家兄弟就是沒有武器,所以只能是不停地開會。

要是問題能夠解決,誰還樂意開會?

這次會議開了一整天,大哥們吵了一整天,但再吵也吵不出武器來,會議開到最後,只作出這樣一個決定——趕明兒個召開大佬級擴大會議,讓更多的兄弟們享受開會的福利。

第二天,果然有更多的兄弟帶著小板凳興沖沖趕到,許多不該來的都來了,倒是有一個該來的沒來——武教師會會首廖叔保。

老廖這家夥跑哪兒去了?

大家正在桌子底下門後面到處亂找,突聽遠處槍聲大作,眾人驚心不定,奔出門來,蹬到高處定睛看時,不由得叫一聲苦。

只見麻石方向,滿臉煞氣的廖叔保親率兄弟兩三千人,高舉一面白旗,上書“大漢”二字,手下兄弟皆衣青,前胸貼有“革命中軍”四個字,後背貼有“興漢滅滿”四個字,正自向著麻石的三縣聯軍殺將過去。

六龍山老大龔春台急得直跺腳,立即命令將能夠找到的槍械全部翻找出來,分發給眾家兄弟,幹吧,他奶奶的,老廖這都耐不住性子自己幹上了,那就一起幹吧……幹完了再開會。

先占領高家台,再占領金剛頭。然後眾家兄弟們繼續開會,推舉龔春台為大都督,於12月6日,眾家兄弟終於與暴脾氣的廖叔保勝利會師,兵分三路徑取上栗市,上栗市不曉得有多少清兵,但戰報上說,這一仗打得煞是熱鬧,只有四名腿長的清兵逃之夭夭。

攻打醴陵縣城,占領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