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慈禧和李鴻章緋聞滿天飛(第3/13頁)

巡捕房的巡警立即趕到,當場將宮崎寅藏拿下,再一搜身,竟然搜出三萬元的巨款,巡捕房大喜,於是將宮崎寅藏下獄,幾天後提審。

法官:你是不是富家子弟?

宮崎寅藏:不是,我家裏很窮。

法官:那你身上怎麽會有三萬多元的巨款呢?

宮崎寅藏:我很窮,但我的朋友不窮,三萬元錢是朋友贈送的。

法官:你的朋友送你這麽多錢,目的是什麽呢?

宮崎寅藏:利益交換是商人的事兒。我們只論江湖道義。

法官:你又如何解釋你暗攜的刀劍?

宮崎寅藏:刀與劍,是大和魂。

……

審訊過後,宮崎寅藏下獄,這急壞了孫文,急忙趕來營救。

這時候康有為已經在新加坡完成了他公司的第一次資金募集行動,帶著精於技擊的弟子梁鐵君,趕去了日本繼續募集資金。

到了日本之後,康有為展開光緒皇帝給他的衣帶詔,痛哭失聲,日本人見此情形,大驚,想不到中國的皇帝竟然落到這種地步,紛紛慷慨解囊,眼見得保救大清皇帝公司的賬目上盈利越來越多,康有為正在眉開眼笑,卻不料這時候突然跳出一個人來,一口叫破:

這衣帶詔是假的!

這人是誰?

此人姓王,單名一個照字,原是康有為在大清朝廷時的同事,因為勸光緒皇帝出國考察而享譽天下。維新變法失敗之後,慈禧太後掀起一輪轟轟烈烈的“斬足運動”,專一清理跟慈禧老太太過不去的小人物。倒黴的王照不幸中標,東躲西藏,亡命江湖。

困厄之際,王照卻突然遇到了一個女俠客——秋瑾女士,秋瑾慷慨地掏了一筆錢給王照,讓王照買張去日本的單程船票,於是他老兄就逃到了日本。

康黨欲謀慈禧太後未果之事,王照知道得最清楚,當然知道這衣帶詔不過是康有為為了集資而自己弄出來的道具。所以王照實話實說,道出了衣帶詔是康有為偽造的。

好好的生意,讓王照如此攪鬧,康有為大怒,當即命精於技擊的弟子梁鐵君將王照拿下,關了起來。

這就屬於非法囚禁了。

於是就有人看不過眼了,要出來打抱不平。

此人是興中會……不,不,不,興中會已經取消了,應該是興漢會大佬級別的人物——陳少白。

【05.拿錢砸死你】

陳少白是孫文少年時代的夥伴,此人是一個鬼靈精式的人物,腦子最快,花樣最多,再簡單的事情落到他的手裏,也會花樣翻新,搞出種種眉目來。不讓你看到張口結舌,目瞪口呆,他是不肯罷休的。

發現王照被康有為非法囚禁,陳少白斷定此中大有文章,於是他找來日本友人平山周,委托他把王照從康有為那裏“偷”出來。

平山周也是身手不凡,自受了陳少白委托之後,就天天盯在康有為的居所附近,終於等到技擊高手梁鐵君出門的工夫,平山周趁機沖上去,將王照偷了出來。

王照出來之後,就哭天搶地,大訴苦水:

王君又告予曰:原因保薦康、梁,故致此流離之禍,家敗人亡,路人皆為嘆息。乃康、梁等自同逃共居以來,陵侮壓制,幾令照無以度日。每朋友有信來,必先經康、梁目,始令照覽,如照寄家書,亦必先經康、梁目始得入封。且一言不敢妄發,一步不敢任行,幾於監獄無異矣。予見王君淚隨聲下,不禁怒火中燒。康、梁等真小人之尤,神人共憤,恨不令王君手戮之。

——1936年7月24日《大公報》王照與木堂翁筆談

然後王照就把衣帶詔為偽造之事,詳詳細細地告訴了陳少白。

陳少白大喜,立即向日本政府“舉報”了康有為。

日本政府說不出來的別扭:管這事吧,好像不該管;不管這事吧,好像也不對。內閣議員們吵了幾架之後,最後找到了一個妥協的法子:

請康有為離開日本,去別的國家發展。

康有為斷然拒絕。

康有為也上火,我不過就是弄了個假的衣帶詔而已,可我這樣做是為了大清皇帝啊,這招你陳少白了,還是惹著陳少白了?憑什麽要趕我走?

不走是不是?日本政府火了:你走不走?不走拿錢砸死你!九千日元,走不走?

康有為見錢眼開,拿了九千日元就離開日本,轉道加拿大,繞了一圈又回到了新加坡,繼續為他的保救大清皇帝公司募集資本。

逐走康有為,興漢會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避免康有為跟自己在融資市場上競爭,大家都在日本募錢,日本人掏出來的錢是有限的,給了康有為,興漢會這邊吃什麽?所以這個市場競爭,就在所難免了。第二個目的,卻是要拿下康黨中的大將梁啟超。

要知道,梁啟超是民國初年三個重要人物之一,另兩個就是袁世凱和孫文。如果孫文能夠將梁啟超拿下,納入到自己的陣營之中,則興漢會實力就會大增。